朱国治官拜云南巡抚。吴三桂起兵时强迫他投降,但他拒绝死亡,严厉责骂吴三桂。最后,他惹恼了吴三桂,被他杀死了。据说他的尸体被吴三桂和他的士兵分享了。可以说他的骨头没有了。在这方面,朱国治确实是一位为国捐躯的忠实大臣。然而,他死后,康熙皇帝没有封杀或奖励他,那么发生了什么呢?
吴三桂战争结束后,康熙皇帝一个接一个地奖励和封杀了英雄,但没有朱国治。据记载,康熙皇帝对朱国治有这样的评价:“只有把官员送到死后,他才能名副其实。朱国治的死很可怜,但官员的污秽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朱国治在为官期间是一个灾难之乡。虽然他有点骨气,但他的死值得怜悯,但他仍然不能给予奖励。
朱国治到底做了什么让康熙皇帝如此介怀?
[img]229267[/img]
据史料记载,朱国治来自贫困家庭,原本是一名贡献者。清朝刚入关时,政局不稳定,各地官员不足,因此获得了固安知县的职务。后来,他以圆滑的气质成为了大理寺卿,并在顺治16年晋升为江宁巡抚。
朱国治当了几年官,赚了无数的钱。他是一个灾难性的国家。他是江南地区最大的贪官。朱国治亲自制造了三个悲剧,即奏销案、哭庙案和通海案,震惊了江南。在奏销案中,有1.3万名官绅参与其中;在哭庙案中,朱国治杀害了当时江南著名人才金圣叹。在通海案中;死于他的人是成千上万的人。
后来犯罪传到京城,被贬官回乡。朱国治在康熙帝亲政时被重新任命。康熙十一年,朱国治官拜云南巡抚。在职期间,他仍然肆意收钱,公开向大理知府索贿;军队内乱是因为扣除了工资。此外,康熙皇帝的初衷是让朱国治监视吴三桂的言行,但朱国治没有向康熙报告吴三桂准备起兵的各种消息。在江南,人们称朱国治为“朱白地”
[img]229268[/img]
也就是说,世界上第一个贪官。总之,无论是上半辈子当官的道路还是后来的二次任命,对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没有任何成就是一场混乱。也许对朱国志来说,不向吴三桂投降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事情,也是唯一值得后人称赞的事情。正是他拒绝向吴三桂投降,才成为吴三桂在三藩之乱中杀害的第一位高级官员。
事后,康熙皇帝虽然没有给他任何追封奖,但也给了他一个赞美评价:“战节不屈,骂贼身死,可嘉悦”。因此,朱国治虽然誓死忠于清朝,但他的各种劣行并没有像其他在三藩之乱中死去的大臣那样获得相应的死亡头衔。尽管如此,朱国治死得太惨了,清朝廷还是把朱国治的名字列入了“忠义”死亡臣子之列,并在《清史稿》中写入了“忠义传”。
朱国治是谁?为什么死后对清朝忠心耿耿的他没有受到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