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皇帝的后宫妃嫔大多出身名门望族,皇后的出身往往更加高贵。他们对皇后的背景有严格的要求,不仅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过严格的礼仪教育,而且适合进入宫殿管理后宫,解决皇帝的问题。与此同时,皇帝往往需要通过政治婚姻来巩固统治。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些平民皇后。唐末五代,有这样一位平民皇后。她出生在一个农民,但她被一个中风抢劫为妻。一旦中风翻身成为皇帝,她就成为了皇后。
[img]228811[/img]
这对贫穷的夫妇是后汉高祖刘志远和他的妻子李三娘。刘志远,祖籍河东太原,沙陀人。刘志远从小家境贫寒。当时,晋王李克利用分离太原。刘志远是李克利用养子李思远(后唐明宗)指挥下的一名中风,主要负责军队中的马匹饲养。当刘志远在晋阳牧马时,他有一天遇到了李三娘。当时,他一见钟情。
在随后的战斗过程中,刘志远因救下李嗣源部将石敬堂而被提升为牙门都校,后来被提升为马步军指挥使。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在契丹军队的帮助下,石敬堂攻灭后唐,并在太原建立后晋。作为开国功臣和石敬堂的心腹,刘志远的官职不断提升。他曾担任检察院司空、侍卫马步指挥使、徐州节度使等职,从一个地位低下的马卒跃升为一个高贵的人。
石敬堂去世后,其养子石重贵继承帝位,刘知远迁为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刘志远被封为北平郡王、太尉,妻子李三娘也被封为魏国夫人,获得了封建社会普通女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正月初一,契丹军再次发起进攻,后晋都沦陷,石重贵也被契丹军抓走,后晋彻底灭亡。同年2月1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崇元殿接受群臣朝贺,正式登基为帝,改晋国为大辽国。
[img]228812[/img]
刘知远审时度势,知道不能硬抗,便主动派心腹王钧去表归降。耶律德光很高兴见到他,不仅下诏表扬刘知远,还给了他一根木拐(类似假期)。王军回来后,将契丹目前的情况告诉了刘知远,称契丹内部混乱,此时没有心力占领中原,建议刘知远趁机开始建国。同年二月,在大家的支持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李三娘随后成为皇后。刘志远为了获得民心,巩固政权,并不急于修改国号,只是废弃了石重贵的年号,沿用后晋高祖石敬堂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刘知远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国内契丹人全部处死,许多后晋老臣得知后欣慰不已,纷纷前来归降。
不幸的是,刘知远在位仅一年就因病去世,王子刘承佑继承了他的王位(后汉隐帝),并下令尊敬母亲李三娘为皇太后。后汉隐帝刘承佑在位期间,因听奸臣郭允明、李业等人的话,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刘承佑在两人的唆使下,准备将枢密使杨泰和都指挥使史弘肇等人除掉。知道后,李太后尽力劝说,希望刘承佑能与群臣商量,隐帝却反驳“何必谋闺门”,说罢拂袖而去。除去杨泰和史弘肇后,隐帝又打算将枢密使郭威处死。李太后再次出面劝阻:“郭威本吾的家人,非其危疑,何愿到此为止!然而,刘承佑仍然不听,并以郭威谋逆的名义下令杀害他的全族,“婴儿无忧无虑”。
[img]228813[/img]
得知后,郭威勃然大怒,断然起兵,最后攻入开封灭亡后汉。事后,郭威派人尊敬李太后,并以其名义发布了高祖养子、徐州节度使刘云为帝,由李太后临朝称制。郭威奉命出征契丹归来后,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赢得了全世界的民心。聪明的李太后知道大局已定,于是降封刘云为湘阴公,自己迁居太平宫,表示无意干政。因此,郭威尊李太后为养母,为其上尊“昭圣皇太后”。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郭威正式称帝。因为李三娘尽力劝阻刘承佑对郭威家人做事,郭威铭记恩情,继续尊敬李三娘为李太后。就这样,李三娘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朝皇后,因为她的善良。
李三娘的出身是什么?她是如何跃居两朝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