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欣的故事,
安史之乱爆发后,北庭和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分调往内地,大唐边境空虚。吐蕃乘机占领陇右、河西诸州,驻扎在安西四镇的一支军队从此与朝廷失去联系。
这支军队的将军是郭欣,郭子仪的侄子,他的父亲郭幼明和郭子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直到唐朝宗永泰时期,吐蕃才多次进入大唐帝国的西部领土。
上元年(760年),郭昕奉命巡抚西域河西、安西等边境重地。后来在安西四镇工作后,他负责守卫龟兹、雁栖、于和、疏勒四个军镇。
郭昕率领的边防军在建中二年(781年)与内地取得联系,此时已被隔离15年。
郭昕派出的使者出现在唐德宗面前,他慷慨激昂地说:“河西还在!安西还在,没有士兵投降叛国!”
唐德宗忍不住哭了:“没想到,河西、安西都在!苦了士兵们……”在场的大臣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哭声响彻大殿上空。
郭欣和守卫北庭的节日使李元忠联合派使者回国,受到唐德宗李适的表彰,所有边境士兵都升到了七级。李元忠是北庭的大都保护者,郭欣是安西的大都保护者,并被授予武威国王。
[img]228760[/img]
郭欣为了鼓舞士气,铸造了“大唐建中”铜币,表达了对帝国的忠诚,并提醒大家,帝国并没有抛弃安西军民,我们仍然是大唐的子民。
为了自救,安西军民要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同时还要筹集粮薪,抵御吐蕃的威胁。
七年后,贞元三年(787年),吐蕃攻占北庭,安西四镇守军再次与朝廷失去联系。
安西和北庭都护府控制着西域五十七国和突厥的十个部落。吐蕃攻打沙陀和维吾尔族部落时,大唐无法控制该地区。
大多数北庭护士李元忠去世,杨袭古接任,后来被维吾尔族杀害,安西守军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贞元五年(789年),护送外国使团返回的大唐高僧悟空回国,途经疏勒,遇到守将鲁阳。
在于和,我看到了守将郑据、龟兹、安西大都保护、武威郡王郭欣、雁栖和守将杨日佑。这足以表明,此时的安西四镇仍然受到唐朝边境士兵的控制。
第二年,于和失落了。根据考古发现,贞元十年(794年)仍有安西守军的中文记录,也就是说,至少在这一年,安西仍在边防军手中。
元和三年(808年)初冬的某一天,一场暴雪肆虐后,安西最后的军镇乌兹上演了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
70多岁的郭欣率领一群白发苍苍的边境守护者,发出生命中最后的呐喊,冲向前来犯下的吐蕃军队。老人们兴高采烈,为唐朝血淋淋,直到最后一滴血流尽。郭欣和士兵们都英勇牺牲,没有人投降。
从元年(760年)到元和三年(808年),郭昕和他的士兵守卫边疆49年。
当年迷人的少年都成了郝首老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放弃自己的职责,完成了惊天动地、哭鬼神的壮举。他们忠诚忠诚,天堂可以从中学习!
他是郭子仪侄子郭欣,他已经在边境守卫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