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朱由校的童年,我不得不提到他的祖父万历皇帝。万历不喜欢王长子朱常洛(朱由校的父亲)。当朱常洛是王子的时候,他又弱又昏庸,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中几乎没有保护好自己。所以他经常送情酒避世,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朱由校的教育,以至于朱由校九岁的时候“还没出来就传出去”,也就是说朱由校九岁的时候还没有进入“幼儿园”,大概除了“一、二、三”,“人口土”。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16岁之前,我没有读四书五经,这是完全自然发展的。无拘无束的朱由校整天在宫中东游荡,除了和小太监小宫女混在一起。当时宫中的三大殿、乾清、坤宁、慈宁三宫都遭受了火灾的重建,@ 由于朝廷常年修缮宫殿,一些宫殿成了木匠作坊。四处游荡的朱由校对木匠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却无师自通地学到了一手木匠的好手艺。
[img]228634[/img]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父亲朱常洛登上皇位。谁知道就位不到一个月,连龙椅都没坐热,红丸案就死了。十六岁的朱由校五天后匆匆登上皇位,年号天启。不管朱由校内心的意愿如何,这位不识字、不受欢迎的王子竟然成了九五之尊。
由于没有文化,朱由校只能通过听别人的拟议来决定发布命令和指示。朱由校不愿意听别人的布料,往往不懂装懂。经过多次修改,一纸草诏和一半的甲骨文往往使文理失败,并被授予。朝野人士看到了讽刺。
朱由校在位期间,重用乳母客氏和大太监魏忠贤。朱由校本无心政事,又被魏忠贤引诱玩乐,整天沉浸在木工活中,不理朝政。因为他专注于木工活动,即使有国事演奏,他也没有时间照顾它。而魏忠贤,深知这一点。于是钻了空,特别挑他坐木工活开心的时候,前来玩事。这时,皇帝正在兴高采烈地玩耍,说:知道,你去处理吧。就这样,魏忠贤一步步实现了专权,称为九千岁。
[img]228635[/img]
天启七年(1627年)8月,朱由校在客家、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前往西苑游船。他和王体乾、魏忠贤和两个亲信的小太监一起去深水里划船荡漾,却被一阵风吹翻了船,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差点淹死。虽然被救了,但经过这次惊吓,病根已经落下,多方治疗无效,身体越来越差。
八月十一日,朱由校在乾清宫死亡。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八月二十四日)登基,年号崇祯。
为什么朱由校九岁【还没出就外传】?他木匠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