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去世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弟弟多尔根争夺王位。这两个人都没有顺治成功。结果两人各退一步,让位,给顺治留下了机会。为什么两个人同时让步?
[img]227137[/img]
这两个人都受了重伤。豪格的硬伤是能力不如多尔根,多尔根的硬伤是他不是皇太极的儿子。假如豪格比多尔根能力强,皇位不是豪格。假如多尔根是皇太极的儿子,皇位不属于多尔根。对多尔根来说,只要豪格不能当皇帝,一切都很容易讨论。建立一个年轻的王子,方便多尔根以后控制朝政,对多尔根来说利大于弊,即使不拉拢他,多尔根也一定会就范。
[img]227138[/img]
当议政王大臣们开始讨论继承人时,索尼和鳌拜再次提出要立皇子。很明显,他们是立皇子,而不是立豪格,这表明三旗内部存在分歧。皇太极的亲信对英雄不太感兴趣。@ 综合考虑各方面,五岁六岁的福林被推上前台,成为新君。硕塞和博穆博果尔年纪大了,年纪小了,路过皇位。福临继位只是他的年龄恰到好处,没有他妈的事,一个小庄妃能对朝局产生什么影响,都是电视剧吹出来的。
[img]227139[/img]
选择年仅6岁的福临,与其身上一半的蒙古血统有直接关系。蒙古科尔沁部落作为第一个归属于后金政权的蒙古部盟,自后金政权成为清朝至关重要的战略盟友。孝庄太后内敛节俭,不奢华,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受到朝臣和满洲贵族的高度赞扬。此外,当皇太极崩溃时,孝庄太后才30岁,正处于壮年,这是帮助和协助顺治皇帝的最佳年龄。
为什么福临能继位? 这件事和孝庄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