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道光帝: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节俭皇帝。为什么帝国在他手里越来越穷?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可以继续往下看
道光皇帝已经在位30年了,但与他的祖父乾隆相比,他过得太冷了。康熙皇帝去世时,国库里有800万两银子,雍正皇帝提倡节俭,给乾隆留下了6000万两巨额财产。当嘉庆皇帝登基时,国库几乎被乾隆浪费了。而且嘉庆帝还能朝着和坤开刀,把和坤家的财产充公之后,国库立刻就充满了不少。而道光皇帝更倒霉,攒钱的功夫也没那么强。
[img]227134[/img]
与乾隆相比,嘉庆帝其实已经很节俭了,在道光还只是王子的时候,已经很受父亲的影响了。每天晚上只买五个烧饼,一个和福晋一起吃,一个给他们大哥。事实上,无论在那个朝代,都很少有这样节俭的皇帝。道光这么节俭,也只是想多省点钱,让人活得更好,但后来,人们也只给了他一个吝啬皇帝的称号。
早在道光的第一年,道光皇帝就颁布了《声音贷利理论》,倡导节俭治国。帝国人口翻了一番。乾隆年间,每人拥有6亩以上的土地。道光年间,每人只有2亩土地。道光每天都很担心,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真的一辈子都在追求节俭。道光皇帝是省钱的,但他不聪明。他同情人民,但对人民的感情一无所知
据《清仓钞票》记载,一天上朝,道光帝看到军医大臣的裤子上有补丁,转过头问他你的裤子需要多少钱。大臣知道,如果他说实价,肯定会得罪内务府,于是他撒谎说需要三块钱。道光帝对此非常感慨,或者民间的东西便宜,内务府需要五两块钱才能拿到补丁。
[img]227135[/img]
在道光帝看不到的地方,每个官员都过得很好。他吃美味佳肴,穿着丝绸和缎子,这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困难。虽然他也很节俭,但他没有发挥作用。他手下的官员还不够挥霍。
道光帝的节俭其实可以算是误国的一大诱因。道光八年,新疆张格尔平定判断后,道光帝非常高兴,在颐和园举行盛宴,打算奖励有功的士兵。然而,这些千里迢迢来到首都的士兵,其实只是几盘小酒小菜。为祖国辩护,忠诚的皇帝,但给了他们这样的待遇,这些士兵不知道皇帝崇拜节俭,只是认为道光皇帝鄙视他们,甚至感到寒冷。
不仅如此,道光帝决定在这场战争之后减少新疆守卫的兵力。士兵们报告的最低士兵数量为1.8万名,道光帝认为只需要6000名。但是边疆的士兵们这样可以辞职,如果只有6000人,那么他们只守卫新疆东部,西部自治自卫就好了。道光帝想做生意,想去。他认为新疆仍然不能载人,所以他计划让全国各省载军,从而节省30万两银子。这样,他就可以自愿支付新疆守军的工资。
道光皇帝认为他的行为是爱国主义和人民的行为,即使他一点也不想伤害人民,但他的政治国家,事实上,他什么也没做,即使他很节俭,人民也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道光提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道光无法处理这样的问题,再加上他无知的载军,战争只能输得更惨
。
[img]227136[/img]
道光没有乾隆的家庭背景,也没有雍正治国的能力,只是一个善良的守成之君。在乾隆时期,内务府不仅财务管理良好,而且拥有丰富的国库。即使乾隆的生活如此奢华,它仍然可以在江南六次。在嘉庆时代,内务府的资金体系已经不能保证收支平衡。道光年间,这个体系崩溃了。道光找不到新的财政来源,只能看着坐着吃空,省钱。
没有正确的概念,没有实际的规章制度,只是一个盲目的参考,从官员的衣服来判断官员的食物和衣服,节俭只能成为一部戏剧。如果他不是皇帝,只是当地的官员,也许他的节俭和善良仍然可以发挥一点作用,但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只依靠节俭来治理国家,它没有多大用处。
为什么节俭皇帝道光帝掌权,清朝越来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