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什么?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
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初四(79年)出生,汉章帝刘达第四个儿子,生母为梁贵人,后继为窦皇后继子。
[img]220402[/img]
初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两年(88年),汉章帝去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刘肇与宦官共同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高。当时人们称之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头衔是孝和皇帝。庙名穆宗,葬于谨陵。
汉和帝刘肇的故事
一、早年经历
刘肇是汉章帝刘达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梁贵人是恭亲子侯梁松的女儿,初二(76年)入宫。
成立四年(78年),生下刘肇。后来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为自己的儿子。
建初七年(82年)6月18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刘肇为皇太子。
二、登基为帝
张和二年(88年)2月30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继位,即汉和帝,尊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为刘肇年纪小,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将弟弟窦宪从虎贲中郎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秘密,发布专利;让弟弟窦都当虎贲中郎将,领导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为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件。这样,窦氏兄弟就在皇帝周围占据了显著的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心。
窦太后将政权统一在自己的手中,独断专横,强行做出决定。他们强烈建议伐匈奴、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他们甚至指责窦太后“为了一个人而放弃一万人的生命”,并没有阻止太后出兵保护窦宪。
朝臣坚决反对北匈奴重创后是否继续设立北单于,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窦太后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同意奏请。
窦太后还将大量窦氏家族的子女、亲友任命为朝官或地方官员,以便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他的弟弟窦静放纵奴隶胡作非为,甚至在白天公开拦路抢劫和侮辱妇女,而“司不敢行动”。
窦为了维护自己的专权,安排了大量的党羽,所以朝廷上下都有附臣和亲信。一开始,刘肇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们甚至讨论了他们的“万岁”。尚书韩棱愤怒地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制”,这阻止了这场闹剧。
这一方面说明了窦氏权势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时臣趋炎附势的氛围。因此,和帝掌权后,立即清理了窦氏残党的余罪,太尉宋被窦氏党解雇,自杀。其他亲戚朋友都是老朋友,依靠窦家的关系当官的都被解雇回家了。
窦宪还饲养了许多刺客,实施暗杀政策,谋杀那些持有不同政治观点和可能伤害窦氏的人。汉明永平时期,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娟审理了此案,并证实窦勋在监狱里受到了惩罚。窦太后当政时,韩娟死了。窦宪派刺客刺杀了韩娟的儿子,并把他的头带回了窦勋的坟墓。
[img]220403[/img]
周荣是尚书袁安的官员。袁安的书言窦宪傲慢,窦景腐败,不适合立北匈奴,都来自周荣的作品。窦宪的门客徐毅非常讨厌他,所以他当面威胁他。
三、设计夺权
窦太后的任性和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地写信给出建议,有时甚至与死亡作斗争。据《资治通鉴》统计,在过去的五年里,大臣们已经写了十五六次关于各种问题的书。
窦的父子兄弟都是九卿和校尉,遍布朝廷。他的弟弟步兵队长邓磊、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击队长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黄等人勾结在一起。其中,元氏和郭举都进出宫廷,郭举受到窦太后的青睐,所以他们计划一起杀死刘肇。刘肇秘密了解了他们的阴谋。
当时窦宪兄弟掌权,刘肇无法亲身接近内外臣僚,只有宦官才能相处。刘肇认为,朝鲜所有的官员都依附于窦宪,但中常侍和钩盾使郑忠谨慎、机敏、诡计多端。他没有奉承窦氏集团,所以他与他密谋,决定摆脱窦宪。
因为窦宪出征,怕他兴兵作乱,暂时隐忍,不敢发动。就在这一刻,窦宪和邓叠都回到了首都。当时,清河王刘青特别受刘肇的喜爱,经常进宫留宿。
刘肇即将采取行动,想到阅读《汉书·外戚传》。但他害怕跟随者,不敢让他们去找,所以他命令刘清私下向千成王的刘和他的妻子借钱。晚上,刘肇把刘清单独带进了内室。他命令刘清告诉郑中,让他收集皇帝杀死他叔叔的先例。
永元四年(92年)6月23日,刘肇临幸北宫,下令执金武和北军五校尉带兵备战,驻扎在南宫和北宫;关上大门,逮捕郭黄、郭举、邓叠、邓磊,并将他们全部送往监狱处死。并派仆人收回窦宪将军的印信丝带,将他改封为冠军侯,与窦都、窦景、窦壮一起前往各自的封国。
由于窦太后的原因,刘肇不愿意正式处决窦宪,而是选择了严格能干的封国宰相进行监督。窦宪、窦杜、窦景到达封国后,都被迫命令自杀。
刘肇成功夺回政权,再现了汉宣帝刘询朱霍禹的故事。
四、永元之隆
刘肇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开始亲理政事,每天临朝听政,半夜批读奏章,从不忽视政事,因此被称为“劳谦有终”。刘肇当政期间,他多次下诏救济灾民,减免税收,安置流民,不违农,并多次下诏纳贤。他还主张在法制上宽刑,并在西域重新安置西域。
汉和帝对人民的痛苦非常同情。他多次下令处理冤狱、寡妇、孤独和软弱,并警告上下官员反思自己造成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原因。汉和帝永兴元年(105年),垦田占地732万多顷,是东汉最大的,户籍人口超过5325万人。刘肇亲政后,东汉国力达到了极大的繁荣。当时,它被称为“永元之隆”。
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元兴元年(105年)12月22日,汉和帝死于京都洛阳的张德前殿,27岁。刘肇死后,他出生仅100多天的儿子刘隆继位,改为元延平,是汉朝的战争皇帝。延平元年(106年)3月初五,刘肇葬于慎陵(今河南孟津),上庙为穆宗,后孝和皇帝。
初平元年(190年)有司奏邀请,不适合与皇帝穆宗、安帝恭宗、顺帝敬宗、桓帝威宗称宗;恭敬皇后、尊敬皇后、尊敬皇后不是合法的。不合称后,请删除尊重。皇帝的诏书说:“是的。”
[img]220404[/img]
如何评价汉和帝刘肇?
《后汉书》:“自中兴以来,我被永元抓住了。虽然我相当放松,但我的存在并不干扰。我是齐民岁增,土地广阔。偏师出塞,漠北地空;如果他们都保护西指,他们将翻译4000英镑。道远三代,术长前世?服从叛乱,自己知道吗?”
“孝和沈烈,率从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抑没祥符,登上时德。”
《东观汉记》:“孝和皇帝,张帝的中子,也来自歧义。至于总角,孝顺聪明,宽和仁孝,皇帝是深珍之宝。他认为自己应该继承自己的地位。四岁时,他立为太子,初治尚书,于是他读书传,好古乐道,无处不在。他以五经义异,书传意异。他很幸运地东观,读书林,读书。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符瑞八十余品,帝让而不宣,所以败得而纪。”
汉帝刘肇的经历是怎样的?关于汉帝刘肇的死有什么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