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旭是如何登上皇位的?经历了什么事件?赵旭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宋哲宗赵旭简介:
宋哲宗赵旭(1077年1月4日至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至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旭第六个儿子,母亲为秦皇后朱氏。赵旭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被立为王子,同年即位,年仅九岁,祖母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幕听政。高氏使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佑更化。
[img]219221[/img]
元佑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旭开始亲政。赵旭亲政后,下令介绍并实施元丰新法,罢免老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敦、曾布等新党。重启河湟之役,收获青唐地区,并发动两场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三年(1100年),赵旭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宪元显德钦文瑞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赵旭人物生活经历介绍:
赵旭的早年经历:
赵佣(后改名赵旭)于9年12月7日(1077年1月4日)出生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是宋神宗赵旭的第六个儿子,其母亲是宫妃朱氏(钦成皇后)。他曾加拿大检察院太尉和天平军节使的称号,任国公。
元丰五年(1082年),赵佣转任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使,入封延安郡王。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神宗在集英殿宴请群臣,赵佣侍侍站在旁边,其外貌举止深得群臣肯定,纷纷向神宗祝贺。
同年3月,大臣们来见面时,高太后当众称赞王子赵佣稳重聪明。自从她生病后,她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祷。她很孝顺,说她能背七卷《论语》,字也写得很漂亮。她还把赵佣抄的佛经传给大臣们。大臣们一起声称祝贺。高太后立即命令人们抱出赵佣,宣读神宗诏书,并将赵佣改名为王子赵旭。直到那时,皇储之争才结束。
[img]219222[/img]
赵旭是怎么登上帝位的?
元丰八年(1085年)3月188日,神宗死亡,9岁的赵旭即位。赵旭即位时,高太后一再说她性格安静,出于无奈,但她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权力。高太后垂幕期间,她和几位大臣处理了军国大事,年轻的赵旭几乎没有发言权对政府说话。大臣们也认为赵旭年轻,一切都取决于高太后。
朝廷上,赵旭的御座与高太后相对,大臣们总是向太后奏事,背朝赵旭,也不转身向赵旭报告。于是赵旭亲政后谈起垂幕时说,他只能看着中官的臀部和背部。赵旭十七岁时,高太后本该还政,但她还是积极听政。此时,众大臣仍有事先演奏太后,有宣诏必听太后的话,也不劝太后撤帘。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惹恼了赵旭,赵旭心里很怨恨他们,这也是他亲政后大力贬斥元佑大臣的原因之一。
元丰八年(1085年),朱氏护送神宗棺材前往永裕陵。得知河南府韩绛亲自前往永安迎接棺材,并向走在后面的朱氏致敬。高太后听到后愤怒地说:韩某(指韩绛)是第一个朝大臣,你怎么能接受他的大礼?吓得朱流泪谢罪。赵旭即位后,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但朱氏只被尊为太妃,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在如何对待朱氏的问题上,朝鲜有人想降低皇帝生母的水平,以突出太后的窗帘;有些人主张尊重朱,以显示天子的孝道。但是高太后想压制朱氏,直到元佑三年(1088年)秋天,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才能和皇后一样。赵旭亲政后,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与皇太后向氏完全相同。通过赵旭生母的待遇,我们可以看到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
[img]219223[/img]
高太后去世后,赵旭亲政。赵旭亲政后,表示绍述大力打击元佑大臣,追逐司马光,贬低岭南(今广西、广东、海南)的苏轼、苏辙等老党人,甚至在张敦等人的挑衅下,指向高太后老奸擅国,想要追废太后的称号和待遇。但他继续重用张敦、曾布等创新派,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国情。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讨。
宋哲宗赵旭是怎么死的?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1100年2月23日),赵旭病逝于开封府,年仅24岁,在位15年。4月,死后的头衔显示了德钦、文瑞、武侠、圣昭孝皇帝和寺庙的哲宗。8月,他被埋在永泰陵。崇宁三年(1104年)7月,被授予宪元,继道德之功,钦文瑞、武侠、圣昭孝皇帝。政和三年(1113年),改为宪元,继道德之功,钦文瑞、武侠、圣昭孝皇帝。
宋哲宗赵旭是怎么登上帝位的?赵旭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