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李存孝的故事吗?
唐末时期,形势动荡,战火纷飞,军阀分裂混战,其中唐末时期使之一李克用这一支为强。虽然李克用是突厥人,但对匈奴、维吾尔族甚至汉族自己的少数民族来说,这并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李克用一开始是忠诚的,但他也是一个领导千军万马的男人。他怎么会没有野心呢。支撑他野心的是他的13个儿子,也叫十三太保。然而,这13个儿子中有12个是李克收获的义子,其中李存孝是第13位义子中最著名的。
在中国历史上,“神将”李存孝的名气似乎比不上同样是战神的白旗、韩信、李靖、吕布等将军,似乎没有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受欢迎。然而,所谓的“王不是霸王,但李不是李”是关于项羽和李存孝这两个武功高超、诚实坦率但同样悲惨的人。
[img]212302[/img]
李存孝出生于公元858年,和他的义父李克用一样,来自突厥沙陀部落。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只是李克用的俘虏,在军队里为李克用服务。李克用看到他长得很厉害,有一个将军的儿子,就把他收养成一个义子,给李存孝起名。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但毕竟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虚构情节。然而,故事往往来自现实生活。李存孝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为了救父亲而杀了老虎。
到目前为止,他打虎的事迹还在陕西省秦岭脚下流传。人们还把他的“少年打虎”形象剪成窗花,贴在门户上,以镇邪,保佑家家户户的安全。然而,被普通人视为保护神的李存孝却未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有了他的名字和庇护所,这就是为什么李存孝忠于李克,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原因。然而,正是他拼命的立功,勇敢地杀死了敌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棋子,最终失败了。
[img]212303[/img]
李存孝勇敢,天生神力。他跟随李克南征北战。他一生中从未失败过。从最初平定黄巢起义,逼死黄巢,再到后来收复泸州,攻打幽州,一直是屡战屡胜。从理论上讲,这样一位勇敢的将军应该受到重视,并一次又一次地升职,但李存孝恰恰相反。
因为李存孝太厉害,军功显赫,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此外,李存孝“没脑子”,过于诚实坦率,不知道如何隐藏自己的边缘,得罪了很多人。@ 自古以来,君主最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即使李存孝总是立下头等战功,却被李克用处打压,实权不大。
李存孝想不通原因。他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同的对待,心里很沮丧。结果,他被他的干兄弟李存信挑衅。李存孝无谋反,但他的好兄弟们一直排斥他。为了抢劫他的功劳,他毫不犹豫地用奸计谋杀害了李存孝。
[img]212304[/img]
李存孝被蒙在鼓里,以为李存信是为了他的利益,不得不“叛逃”逃命,投靠唐昭宗。然而,公元894年,面对义父带领前“伙伴”围攻自己,李存孝心软,选择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投降,也是最后一次投降。
虽然李克用与其“父子情深”,但“为了军规”,他还是不得不判处李存孝车裂之刑。直到他被判刑,他才知道李存信在背后使坏,但他不知道有多少李克用的默许和对他的恐惧。
然而,李存孝功夫很高。即使车裂了,他也杀不了他。相反,他的身体本能反应把五匹马拉回来。李存信挑断了他所有的手筋和脚筋,使他无法发挥作用,这使得李存孝完全分裂。李存孝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车裂而不死的人。
[img]212305[/img]
李存孝去世时才36岁,随着他的死亡,李克迅速衰落,失去了争夺国家的最佳“棋子”。历史记载,虽然李存孝死了,但他的余威依然存在。晋军打仗时,只让替身拉出李存孝曾经飞过的虎旗,吓得敌人崩溃逃跑,可见他在敌人中植下的名声。
李存孝埋在山西太原西山风峪沟口的太上脚下。只有一个小石头坟墓守护着他,但在过去的1000年里,没有人敢打扰他,更不用说盗墓了。@ 他的坟墓一直保存得很好,后人看到他的碑文被严重风化,并不断地为他更换新的墓碑,以表示尊重。
李存孝,威猛过人,军功显赫,为什么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