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亡国之君金哀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公元1233年11月,南宋名将孟巩奉命率军2万人,与蒙古大军合围金国小朝廷最后驻地蔡州城。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金将武仙救援蔡州失败,蔡州金军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困境。第二年正月,金哀宗知道金国大势已去,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于是把王位传给了将军,希望他能在城破时突破,延续金国的作用。
公元1234年正月十一,孟邈亲率宋军突破蔡州南门,突破城市。金末帝完颜承麟率百官与士兵抗争,金哀宗见城已破,便自慰幽兰轩。得知金哀宗死亡的消息,金军士兵们相继战斗。最后,金末帝完颜承麟和丞相完颜忽斜虎都死在乱军中,立国120年的金国也灭亡了。
在金哀宗执政的十年里,金国不仅有回光的光辉时刻,也有权臣乱政的黑暗时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位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亡国之君”?
公元1223年12月,智商一年四季不在线、极度爱折腾的金宣宗突然去世。这时,王子完颜守绪还在回京的路上,还没有收到金宣宗的死讯。雄心勃勃的金宣宗长子和王子完颜守绪的二哥完颜守纯趁机发动政变,试图阴谋换篡位。
[img]211256[/img]
然而,由于消息泄露,王子完颜守绪得知金宣宗死讯,星夜赶回汴京控制枢密院,然后调动3万禁军守卫宫城,软禁完颜守纯及其党羽,扶灵登基,为金哀宗。
在挫败了哥哥篡位的阴谋后,面对父亲留下的烂摊子,金哀宗也很无奈...
金宣宗在位期间,由于对蒙古兵锋的恐惧,他进行了“贞佑南迁”,使黄河以北的领土落入蒙古或一些雄心勃勃的家庭手中。南迁后,河南是唯一一个能够有效控制金国朝廷的地区。关中和河东部大面积缩水。
后来,由于南宋年币被切断,金宣宗以“北方失去,南方失去”的理由启动了南方征地。因此,蒙古不仅利用这一势头抓住了重要城镇太原的机会,而且使“南方征地”。可以说,此时的金国不仅失去了西夏的弟弟,而且激怒了南宋加入自己阵营的可能性,加上蒙古的贪婪,金国几乎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幸运的是,此时主持西夏、金国的蒙古名将木华黎去世,成吉思汗在西征的路上,蒙古群龙一时无首,停止了对金国的攻势。
金哀宗趁此机会改变了以往对西夏南宋的敌视态度,迅速派遣使者与两国重新修复。后来,他大胆地在中国使用了一批能臣将军,如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徐鼎等。,并对金宣宗时期的弊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金国的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公元1225年底,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得知木华黎死亡和西夏与金国重新签订联盟的消息。为了完全切断金国的翅膀,成吉思汗发动了一场关于西夏灭国的战争。夏末,皇帝派使者向金哀宗求助。金哀宗只放回了前两国之间的战争,金国掠夺了西夏的人口和囚犯,并没有派遣援助士兵来帮助西夏。
随后,当蒙古军队主力进攻西夏时,金哀宗在公元1226年主动收复平阳、太原等重要城镇,重新稳定了以往抵御蒙古军队的“关河防线”。
[img]211257[/img]
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士兵战心,金哀宗下令为殉国者修建忠勇庙,并多次亲自前来祭拜,以表扬这些士兵。
公元1227年,皇帝在夏末开城投降,西夏灭亡。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去世,蒙古军队停止进攻金国。
然而,在这个时候,金哀宗犯了历史上大多数“前明后暗”的国王都会犯的错误——贪图享乐。蒙金战争休息时,金哀宗开始繁荣土木工程,选拔秀女,丰富后宫,沉迷于色彩斑斓的狗马。在此期间,一群奸夫被重用,包括血债累累的蒲察官奴。
在金哀宗建造土木工程和宫殿时,完颜陈和尚率领400忠孝军突破8000蒙古军,赢得了大昌原战争。然而,此时的金国已经积累了很多。即使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等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蒙金战争的大趋势也不值一提。
公元1231年11月,窝阔台命拖雷率4万偏师强行借道南宋。进攻关河防线后,他将带领军队南下,配合他一举歼灭金军主力军。事实上,窝阔台的举动包含了灾难。他想用南宋和金国的手来压制甚至消灭拖雷。窝阔台没有按时出兵遏制金军主力军。
哪知拖雷有惊无险的成功“借道”南宋兴元府,抵达三峰山一线,与匆匆赶到的30万金军主力展开决战。此时敌众我寡,拖雷只能固守待援,等待窝阔台大军合围金军主力。但此时窝阔台刚刚出兵攻克河中府,尚未渡过黄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感受到钧州三峰山一线。但就在这时,天降暴雪,匆匆赶来的金军准备不足,非战斗减员严重,士气低落。他趁机突袭金军,一举歼灭了金军主力,俘获了金军将军、陈和尚等人,历史上被称为“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后,金哀宗看到主力死亡,所有好将军都死了。金国已经走出了大势所趋,于是匆匆逃出汴京,使汴京沦陷。金国宗室遭遇了比北宋灭亡更屈辱的“青城之祸”。
[img]211258[/img]
就在金哀宗一路逃到归德,重聚数万士兵的时候,由于金哀宗君臣关系不和,蒲察官奴发动政变,软禁了金哀宗,屠杀了300多名随行大臣和3000多名随行士兵,使金国最后的活力在归德中消散。虽然金哀宗很快杀死了蒲察官奴,重新掌权,但此时归德形势恶化。此时,只有逃离蔡州的路摆在金哀宗面前,然后文章开头的场景发生了...
纵观金哀宗的一生,其实他对金国的贡献远大于过,亡国的责任也不能全归于他。面对世界大势,金哀宗虽然无法挽回狂澜,但也做出了积极的斗争。更何况金国在野狐岭战役和“贞佑南迁”之后,已经精力充沛,积重难返,灭亡已成定局。
三峰山战争结束后,金哀宗审视了自己执政的十年,发布了“国家南渡二十年以来,所在的人破田宅,养妻养士。今敌至不能战斗,徒以自保。虽然京城存在,何以为国!天下为什么叫我等人!我想了一遍又一遍,生存有自己的命运,只有不辜负国民!叹了口气,终于逃到蔡州,选择了“君王死社”。无论如何,金哀宗的气节永远值得我们钦佩!
在执政期间,亡国之君金哀宗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