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春平君历史上真正的起源是什么?他有多神秘?

你知道春平君的事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诸侯之间的关系复杂。虽然史书中出现了一些历史人物,但他们只是一笔勾销。他们没有解释他的出身,更不用说他的结局了,所以后人只能猜测。例如,在战国时期,赵国的春平君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人物。

在最近播出的《大秦赋》中,春平君赵毅被认为是赵孝成王的“长子”。赵国未来的“希望”被赵燕和毛遂设计送到秦国,最终错过了王位。最令人惊讶的是,春平君回到赵国后,竟然主张与嫂子通奸,并愤怒地哀悼赵翔王赵燕。

对于这个故事,结合历史,笔者首先给出了四点解释:

第一,春平君出现在史书中,但没有记录他的名字,@ 他的“赵一”之名,是杜撰的。

第二,虽然毛遂很有名,但在毛遂自荐之后就没有戏份了,更不用说记录他与赵偃的合谋了,这也是编造的。

@ 春平君是赵孝成王的长子,需要研究。下面将提到对他身份的猜测。

第四,春平君和倡后通奸有出处,但不是正史记载,赵悼襄王也不是这么生气。

[img]209476[/img]

基于以上四点,笔者将带您了解历史上的春平君。

(一)春平君的起源

“春平君”一词出现在《史记》和《战国策》中。《战国策·赵策四》记载:

“春平侯入秦,秦必留。”

而《史记·赵世家》则记载:

"秦召春平君,于是留下了。"

这两本史书显然是关于同一个人的。然而,一个是“春平君”,另一个是“春平侯”。战国时期,“侯”和“君”都是重要的头衔。前者的地位高于后者。如果没有伟大的成就,就很难被称为“侯”,@ 在赵国,春平君应该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为避免混淆,笔者暂时按照《史记》的说法,称他为“春平君”。

(二)春平君与赵王的关系

春平君这个角色出现了,但他到底是谁,什么背景,却没有解释。

《战国策·赵策四》记载:

赵王非常爱春平侯者,郎中非常嫉妒,故相与谋说:“春平侯入秦,秦必留。”故谋而入之秦。

很明显,春平君很受赵王的欢迎,所以他嫉妒赵国郎。郎中设计让春平君进入秦国,然后试图让秦国相邦吕不韦扣留春平君,让他不回赵国。

在这里,没有人说春平君是赵王,只说他受到赵王的青睐。可能是赵王的儿子,也可能是赵国的宠臣。

[img]209477[/img]

(三)春平君是赵王的王子吗?

在《史记》中,赵悼襄王赵偃登基后,吕不韦的门客泄钧给了吕不韦一个主意,让吕不韦放春平君归赵,为秦国谋利。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史记》中,春平君进秦的时间是赵悼念襄王两年,而在《战国策》中,春平君进秦的时间是赵孝成王后期。这是非常有争议的。因此,上述春平君受到赵王的青睐。这是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赵悼襄王登基之初秦赵关系不和谐,笔者认为春平君不太可能在赵悼襄王两年内进入秦朝。而且,如果春平君在赵悼襄王两年后进入秦朝,吕不韦在赵悼襄王时期把春平君放回去,前后逻辑不一致。因此,笔者断定,春平君进入秦朝的时间应该是在赵孝成王后期,《战国政策》的记载可能更准确。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春平君是赵孝成王最喜欢的人(儿子或大臣),在赵悼襄王时期被吕不韦释放回赵国。《史记年表》记载,今年“王子从质秦归”。可以得出结论,春平君很可能是赵孝成王时期的王子。

(四)春平君是赵孝成王的长子

据《战国政策》记载,赵孝成王早期有一位王子,但死亡。根据年龄计算,死去的王子应该在十几岁左右。如果春平君也是赵孝成王的王子,那他就不应该是长子了。赵燕(赵悼襄王)当时不是王子,但春平君到秦国为质,被拘留,赵悼襄王继承了王位。@ 春平君和赵偃应该是兄弟关系,但他们的长幼关系尚不清楚。

[img]209478[/img]

综上所述:通过《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得出结论:

春平君是赵孝成王的儿子,是赵悼襄王(赵偃)的兄弟,但春平君不是赵孝成王的长子,他的具体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

春平君回到赵国后,在赵悼念襄王时期,春平君几乎没有记载。换句话说,春平君回到赵国后,并没有像吕不韦想要的那样,而是成了一个家庭闲人。很容易理解,春平君是前太子。他以前是赵悼念襄王的竞争对手。他怎么能得到赵悼念襄王的重用?因此,春平君注定要成为历史的过客,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就此结束。

有文学作品说春平君后来成了赵国丞相,其实没有史书依据。

然而,近200年后,“春平君”这个词出现在另一本传记中。这本书叫《列女传》。春平君是个大男人。他怎么会出现在烈女传中?《烈女传》中有一篇题为《邪恶传》的文章,其主角是赵悼念襄王的女王。文章记载:

倡导后者,邯郸之倡,赵悼襄王之后...并悼念襄王,迁立为幽闵王。倡后淫秽不正,通过春平君,多受秦贿,使王朱其良将军武安君李牧。

[img]209479[/img]

《列女传》以倡后为反面教材,顺便拉春平君垫背,说春平君和倡后通奸。春平君在史书中的记载已经结束,但他无辜地躺在枪上。

至于《列女传》,笔者需要说的是,《列女传》是西汉文学家刘翔的作品,刘翔没有遇到才华,所以他写了很多奉承的书。《列女传》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女性传记的书。虽然这本书很有名,但它不是一本真正的史书,而是一本帮助统治者和士大夫监禁妇女思想的书。所以,春平君私通之后的事情,可信度极低。

为什么一直有传言说,包括《大秦赋》,私通春平君?笔者认为,这无非是两个原因:

首先,自古以来,史书就喜欢把亡国罪嫁给女人。从商朝的妲己到西周的赞美,昏君身边似乎有一个祸水之美。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既然是赵悼襄王的儿子,赵的母亲,她总是要给她的“祸水”找一些材料。连名字都没有的春平君,正好被刘翔用了。

其次,由于春平君早年被赵孝成王立为王子,他一定是赵国的希望之星。虽然他没有继承王位,但他为什么不为赵国尽力呢?关键是在历史书中找不到春平君归赵后的记载。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刘翔最好给他添加一些戏剧,让他彻底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以解释为什么春平君后来没有做出贡献。


春平君历史上真正的起源是什么?他有多神秘?春平君历史上真正的起源是什么?他有多神秘?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

  •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的结局是什么?经历了什么?
  • 乐毅伐齐后齐国的命运 一、引言 乐毅伐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战国时期燕国与齐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本文将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