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韩信在项羽军混了几年,每天都是站岗的大头兵。有一天,张亮突然潜入项羽大营,给韩信指了一条明确的路:去投汉王。
[img]208124[/img]
韩信拍了拍头,是的,为什么要把它挂在树上?项羽这个不开化的死头,遇到了一个强大的角色。虽然刘邦的力量远不如项羽好,但当鸡头总是比凤尾好。于是,韩信杀死了试图阻止他的报告官和五名士兵,一路前往西部疾病。
项羽得到报信大怒,你逃就逃,敢杀人:追,杀了他!
韩信星夜夜兼程,不知道跑了多少天,终于一头钻进了秦岭。翻秦岭就是汉中,到刘邦的地盘就安全了。但是韩信傻眼了,栈道呢?
原来,刘邦回到汉中时,为了麻痹项羽,听取张亮的意见,放火烧了栈道,以示自己终老汉中,不再出关争天下。
韩信心慌意乱,试图从地图上寻找山路。但是没那么容易。他失去了参考位置,像无头苍蝇一样焦虑,在山沟里跑来跑去。
[img]208125[/img]
就在韩信汗流浃背的时候,一个樵夫带着负担悠闲地来了。韩信很高兴,阻止了樵夫问路。樵夫的哥哥很热情。我闭上眼睛走了几天,没有迷路。恐怕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一些近路。这位名叫“陈仓”的樵夫耐心地告诉韩信,韩信通过比较地图找到了一条捷径。
说完谢谢,韩信赶紧上路。但他刚走不远,心怦怦直跳:如果樵夫告诉项羽追兵我的下落,我不会死吗?
韩信愣了一会儿,咬紧牙关,转过马头,朝樵夫的方向追去。樵夫大哥以为韩信还有问题,就停下来等韩信。韩信冲了过来,一句话也没说。他用左手抓住陈仓的头发,用右手的剑小心翼翼地刺伤了他。
可怜的陈仓稀里糊涂做了韩信的剑下鬼!
[img]208126[/img]
韩信把陈仓的尸体埋在山里,跪下磕头:大哥,不是我韩信性格不好,真的是最后的手段,有一天我出来了,一定埋在你身上!然后,韩信哭了起来。
这就是韩信“问路斩樵”的故事。因此,后人表示,韩信后来的经历实际上是有报应的。民间甚至有一种说法:韩信做了五件事,每件事八年,五件事四十年,这就是兔死狗烹饪的结局。第一件事是问路斩樵,其他四件事是:
活埋生母:韩信十几岁的时候,偶然听到两位老神仙说某某山坡是风水宝地。谁的祖先埋在这里,他的后代就会成为一名将军。韩信回到家,悄悄地剪下母亲的指甲和头发,埋在这里。在古人眼里,头发和皮肤相当于身体,韩信的举动相当于活埋母亲。
[img]208127[/img]
水漂核桃:韩信小时候和朋友们一起玩。一个孩子拿了几个核桃,这让韩信很贪婪。他欺骗孩子把核桃放在磨盘上玩。结果,核桃掉进磨盘的眼睛里,拿不出来。当孩子哭着离开时,韩信把水倒进眼睛里,拿出漂浮的核桃。
给钱习惯孩子:这件事发生在问路斩樵之前。说韩信一路逃跑,靠在树下喘气,突然觉得脖子发烧。他抬头一看,树上有个调皮的孩子在撒尿。韩信没有生气,拿出一文钱给孩子,告诉他这是赏钱。过了一会儿,一个高个子将军来了。他比我富有。如果你尿他,至少给你一个吊钱。结果孩子信了,一泡尿就被项羽的剑刺死了。
十面伏击:在刘邦对项羽的决战中,韩信提出了“十面伏击”的计划,为项羽准备了一张严格的网,导致项羽逃离乌江。韩信又在乌江边,用蜂蜜写了一行字:项羽在这里自杀了。结果,迷信的项羽认为这是上帝的意图,自杀了。
这些故事乍一看是不可靠的,有移花接木的痕迹。然而,有趣的是,有遗迹作为证据。据说凤县紫柏山有一座连云寺,寺庙里有一座墓葬,那就是樵夫陈仓的葬身之处。墓前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陈仓古道之灵墓”,是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如果你去凤县,当地人会给你讲这个故事,但没人能说清楚“古道”这个词怎么会出现在陈仓的墓碑上。显然,“陈仓古道”是指陈仓地区进出汉中的古道,绝不是指人名。但这并不能解释陈仓古道是如何与灵墓挂钩的。
“问路斩樵”的故事不是出于正史记载,而是出于明朝的历史小说《西汉演义》。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剧一样,你能认为情节是真的吗?
[img]208128[/img]
那后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韩信呢?
当我们读《史记》时,我们显然有一种感觉:韩信的情商很低!韩信年轻时非常不合群,经常被欺负。当他情绪低落时,他没有朋友的帮助。漂浮的母亲给了韩信一顿饭。她曾经怒斥韩信:“我在哪里渴望你的回报,但我只是为你感到难过”。事实上,她鄙视自己的话。
在韩信看来,恐怕只有“功业”这个词,没有人情世故。追求职业没有错,但如果人们成为职业的奴隶,变得缺乏人情,甚至人性,难道不是行尸走肉吗?
这个词用在韩信身上,让很多人不舒服。是的,韩信真的很有才华。他还为大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死于冤屈,这真的很有同情心。然而,你不认为在韩信高大的功绩下,这是一个略显淫秽的身体吗?
[img]208129[/img]
例如,李食其惨死不是韩信的责任吗?另一个例子是钟丽,他可能是韩信世界上唯一的朋友,实际上被他卖给了刘邦。可以看出,韩信的心很重,没有道德责任。
说实话,韩信总有一种“孤狼”的感觉。如果你能控制他,他会比任何猎狗强100倍,但你永远不会和他交朋友,甚至在心里鄙视他。
由于韩信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历史贡献,以及他不幸的结局,后人很难批评韩信的冷漠。他们只能用这种安排来模糊地指出,韩信的结局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仅此而已。
韩信[问路斩樵]怎么回事? 韩信真的有这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