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重大问题。在强大的汉朝时期,匈奴帝国也很强大,两国之间的对抗持续了数百年。
隋末唐初,边境有强大的突厥力量。虽然唐太宗李世民派出的两次讨论消灭了北突厥,李世民被西域国家尊为“天可汗”,成为周边部门的共同盟主,但突厥力量并未消亡。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唐高宗李志继位后,阿斯那贺鲁率领的西突厥叛乱爆发。最后,在唐代著名将军苏定方的军队下,西突厥被平定下来,西域被完全统一。
[img]207580[/img]
苏定方一生都在战斗。他征服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生擒其主”。他前所未有地将唐朝的领土向西扩展到中亚咸海,国境直达波斯,向东延伸到朝鲜半岛南部。
当苏定方遇到才德兼备的年轻人裴行俭时,他感叹“我用兵,世界上没有教师,今天的儿子也是贤惠的”,于是他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裴行俭,教给了他所有的武功。
裴行节得到苏定方的真传后,果然用兵如神。苏定方去世后,他率军平息了新的突厥叛乱。经过几场战争,说他是诸葛亮再生也不为过。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10月,突厥首领阿斯纳德温再次反叛,仅在都护府所辖的二十四州就起身反叛。
唐高宗派萧思业率兵讨伐。萧思业开始取得几场小胜后,并没有把突厥放在眼里。被突厥人偷袭后,他狼狈逃跑,被突厥人杀害了1万多名唐军。
突厥又乘胜入境抢掠。唐高宗乃派裴行为行军总管,率领18万精兵反击。
裴行走到马邑(今山西朔州),对下属说:“用兵之道,抚士忠诚,敌人忠诚。前面,萧思业的粮道被突厥抢劫,士兵们又冷又饿,吃了败仗。现在突厥肯定会依此为谋,我们也会诈骗。”
因此,裴行俭乘坐了300辆军粮车,每次乘坐里藏精兵5人,都配备了短刀和弓箭,然后由数百名老弱士兵护送。与此同时,精英士兵被埋伏在危险的地方。
[img]207581[/img]
突厥人真的来偷粮道,护送的唐军放下粮车跑了。突厥人以为自己又顺利抢到了粮车,就把车放在水草丰富的地方,解开了马鞍。当他们准备取粮时,藏在车里的精兵突然跳了出来。突厥人惊呆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唐军砍死了,逃跑的突厥人被埋伏的精兵杀死了。从那以后,突厥人再也不敢偷袭唐军的粮车了。
第二年3月,裴行俭带领军队前往福北。看到天快黑了,军队在他面前的壕沟里安营了扎寨。看到后,裴行俭命令士兵们将营地移到高处。士兵们不明白,也不想搬家。裴行俭强迫他下令搬家。
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营地里的沟渠被水填满了。将军们惊讶地问裴大人为什么。裴行俭笑着说:“从现在开始,但从我的生活来看,没有必要问为什么。”
之后,裴行俭带领军队在黑山攻打突厥,打破突厥,抓获部落酋长奉职。另一个酋长泥熟葡萄被下属杀死,被送到首级降落,突厥随后分散。裴行俭回到了军队。
之后,突厥人立颉利可汗后人阿史那伏念为可汗,各部支持响应。伏念于公元681年入侵原庆二州,朝廷命令裴行为,定襄道大总管带兵征服。
裴行节在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扎下军营,然后大施反间计,导致突厥内部相互怀疑。同时,从通漠道(今山西大同北)和自石地道(今山西平鲁北)派出两支军队进攻突厥。
此时,伏念军又发生了瘟疫。伏念试图通过保细沙(今山西右玉杀虎口)从北方返回,但他担心路途遥不可及。他反复思考,准备向裴行俭投降。
裴行节答应伏念:只要来降,保你不死。伏念果然捆绑了另一个反叛头目前来归降。
当裴行节带着投降的伏念几十人回到长安时,裴炎嫉妒裴行节的功劳,于是对唐高宗说:“穷尴尬而降,请杀。”然后斩伏念和酋长54人在长安。
裴行俭叹了口气:“西晋的王浑嫉妒王俊平定吴国的功劳。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这是可耻的。恐怕没有人愿意在未来回归!”于是他以生病为借口不再露面。
毕竟,唐高宗李治离他的父亲李世民太远了。裴行俭没有遇到明主,第二年他忧郁地去世了。然而,裴炎贵是首辅,但不建议与下属和同宗争功。突厥人得知伏念被斩在长安,果然又起兵叛乱,给李治后来的武则天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苏定方一生的战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