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坚灭楚,秦始皇60万军队 为什么嬴政不担心王坚会造反?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将军讨论灭楚之战。在此之前,韩国、赵国、魏国相继被秦国灭亡,其中最能打的赵国被王坚和李信共同带领灭亡,魏国被王坚的儿子王贲灭亡。这个时候,世界上只有秦、楚、燕、齐。秦统一世界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秦始皇先问李信灭楚需要多少军队?李信回答说:20万就够了。当秦始皇问王坚灭楚需要多少军队时,王坚回答说:不是60万。秦始皇作为当时的最高决策者,如果能用最少的兵力达到目的,当然会优先考虑。此外,当时秦国已经灭亡了三晋,难免会感到骄傲。秦始皇本人也认为灭楚20万军队就够了,听从了李欣的建议,而王坚则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告老归乡。

[img]207484[/img]

王翦

因此,李信和蒙田兵率领20万军队攻打楚国。楚将项燕跟随李信军队三天三夜。此外,昌平君在营都的叛乱导致秦军后方不稳定。项燕攻打李信,导致秦军大败。秦军被两个军营打破,七名都尉被楚军杀死。可见,战争形势悲惨。秦攻楚战以秦军的失败告终。这是秦灭六国以来秦国最大的失败。

秦始皇听说李信大败后,第一反应就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亲自去王健的家乡请他出山,亲自向王健道歉。同时,他答应为王健提供60万军队。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他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他的大臣们降低姿势。仅此而已,秦始皇就是一代明君。如果他能知道自己的错误,他就会改变。

但问题是60万军队是秦国的倾国之兵。秦始皇能不担心吗?秦始皇至少担心两个问题:

如果王坚战败了怎么办?

[img]207485[/img]

秦始皇剧照在《大秦赋》中

在战国晚期,秦国的人口是400万或500万,60万人的兵力几乎是人口的八分之一。即使秦国当时加上韩国、赵国和燕国的降军,60万兵力基本上掏空了秦始皇的家庭背景。秦朝只使用了30万军队,灭亡楚国需要60万军队,这对秦国各方面的消费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秦军只能战胜不能失败,一旦60万人失败,秦更不用说统一世界,被楚国杀死是可能的,失败,冷武器时代的国家命运往往取决于一两场战争,事实上,秦始皇别无选择,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秦始皇计划让王坚尝试。

二、王坚会有异心谋反吗?

从秦始皇的角度来看,他一定很担心把军队交给王健。如果王健杀死楚国,杀死一支回马枪,那将是秦国的灾难。如果王健私下与楚国和解,然后攻打秦国,那也是一场灾难。然而,既然秦始皇敢这样做,他就不怕王健谋反。那么问题来了,王健为什么不敢谋反呢?

[img]207486[/img]

秦将王翦

有几个主要原因:

1、以秦始皇为人,王坚为人。

王的风格与白起完全不同。白起敢于战斗,敢于冲刺,不打不确定的战斗,专注于歼灭战,不惜伤亡。然而,王的谨慎甚至过于谨慎。王喜欢用策略以最低的成本赢得最后的胜利,战斗非常平静,不冒险,尽量减少伤亡,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王的风格,那就是四个字:冷静和谨慎。

王坚带领军队摧毁了赵。面对赵国著名将军李牧,王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与李牧作战。不管怎样,他与李牧作战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对抗中,王坚用反间计强迫赵王迁杀死李牧。然后王坚带领军队攻击赵。三个月后,他摧毁了赵国。王坚宁愿等一年多,采取最安全的方法——用反间计取出李牧,然后与赵国作战,这就是王坚灭赵的策略,透露出沉稳谨慎。

虽然李牧很强壮,但赵国很弱。王健没有用绝对的力量与李牧作斗争,而是避免了李牧的优势。李牧可以阻止王健,但他无法消除自己的愚蠢,但最终的赢家是王健。同样,王健提出了60万军队,并希望以最安全的方式摧毁楚国,而不是像李欣那样冒险。

[img]207487[/img]

王坚用反间计把李牧拿走

王健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而是一个非常谨慎和冷静的人。包括王健在出征前不断向秦始皇要钱、要田、要地、要财物。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让秦始皇信任他,而不是怀疑一个爱钱的人不会有野心,一个什么都不想要的人会让君主怀疑。这是王健的冷静和谨慎。

如果王健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在秦国的表现完全不同,秦始皇也是一个大师,用人或可以看到人物的个性,王健几次钱田行为让秦始皇明白,这是忠诚,当然,王健的主观忠诚不足以让秦始皇放心,有一些客观原因让王健不敢有叛逆的心。

2、秦军制与法律。

秦军的编制是五人为伍,一伍长,十人为什么,五十人为屯,一屯长,二屯为百,一百将,五百人为一五百主,一千人为二五百主,也叫一千人,二五百主为什么,五十人为屯,五十人为屯,二屯为百,五百人为五百主,五百人为五百主。

[img]207488[/img]

秦军

教练的命令传递是一层一层传递的,教练传递给将军,将军传递给校长,校长传递给军侯,军侯传递给200到500个主人,200到500个主人传递给100个将军,100个将军传递给库长,库长传递给库长,库长传递给伍长,最后传递给所有普通士兵。每次上场前,都有明显的军事任务,但只有高层知道军事秘密。

如果教练叛乱,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军队,但这个非常大的项目,不是教练控制将军,可以指挥所有军队叛乱,他必须控制所有基层单位,然而,这涉及到秦军会跟随教练叛乱,如果将军叛乱,一些船长不同意,或一些军队侯不同意,对教练来说,是一场灾难,区分谁忠于自己,很难有人忠于秦国。

一旦有人不同意,他们就必须摆脱这些人,也就是说,如果王健想谋反,他必须首先清除军队中不愿叛乱的军官和士兵。不要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秦军所有士兵的家人都在秦国。他们为什么要和将军一起叛乱?而且秦法一旦严厉叛乱,就是民族灭亡的罪行。为什么你说将军下的士兵会和王坚一起反抗?除非秦始皇是个昏君,不得民心,但这是不可能的。

[img]207489[/img]

秦军将领

3、蒙武制衡副将王坚。

王坚虽然是将军,但也有人在军队里制衡他。比如副将蒙武,蒙武是蒙田的父亲,蒙叛的儿子,祖孙三代仕秦。这种忠诚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王坚敢反,蒙武第一次反对。@ 军队中有许多忠于秦始皇的将军。秦军是国家军队,而不是王坚的私兵。王坚要先搞定蒙武并不容易。

此外,王健只是一名军事将军。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秦灭楚之战也是秦始皇统一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秦始皇在秦国的声望很高,支持率也很高。带领秦国统一世界也是大势所趋。王健敢于反抗。这是一种逆历史潮流,注定要在一开始就失败。不要低估秦始皇控制军队的能力和决心,借一万个勇气给王健,他不敢反抗。


王坚灭楚,秦始皇60万军队 为什么嬴政不担心王坚会造反?王坚灭楚,秦始皇60万军队 为什么嬴政不担心王坚会造反?

,,

  • 秦始皇手下有几个得力大将?这些得力大将是谁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具有划时代的人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对他所建立的功绩顶礼膜拜,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暴政...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

  • 蒙田横扫匈奴,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 秦朝一代著名将军蒙田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他扮演了匈奴和修长城的武夫角色。历史上的蒙田将军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吗?这只是...

  • 徐福简介 徐福生为秦始皇东渡求药简介
  •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朝名方士。他博学多才,熟悉医学、天文学、航海等知识,同情人民,乐于助...

  • 揭秘:为什么残忍的秦始皇后悔杀了一个男人?
  • 韩非子是法家的大师。以法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的智慧,如谨慎、申不害等,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然而,他被他的同学李斯伤...

  • 秦始皇是谁?她真的是兵马俑的主人吗?
  • 米月是秦始皇的谁?米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她听政治,掌管秦国国政41年。米月坚持商鞅变法、改革和国家统一。她让秦国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