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韩信十面埋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楚汉斗争的最后一年,刘邦势力围剿了项羽势力。在盖章之前,楚国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刘邦占领了,项羽无法回到天堂。但他仍然有10万军队,仍然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但在山脊周围,项羽没有选择与刘邦作战,而是轻易放弃了10万军队,带着800名骑兵逃跑。这个草率的决定直接导致了项羽的失败,他有筹码与刘邦作战。
当项羽带着手下逃到乌江岸边时,如果他选择过河,即使卷土重来的机会很渺茫,他仍然可以安定下来。但他选择抛弃江东,在乌江岸边自杀。短短两三天,项羽内心的斗志就被韩信彻底摧毁了,连续做出了两个后人不解的决定。
十面伏击是韩信设下的一个包围圈。他是如何把项羽的所有军队都赶到一个被包围后无能为力的地方的,这些细节还没有被史书记录下来。
@ 这个计划非常完美。项羽的军队被一网打尽,都被包围在山脊下。没有一支强大的楚军能逃脱出生,这使得项羽无法在包围圈得到任何可能的救援。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与汉军鱼死网破,要么投降。
[img]206819[/img]
在韩信埋伏之前,楚军也取得了一些胜利。起初,刘邦带领军队追击项羽,项羽在固陵遭到反击。汉军被打败了,不得不躲在营地里坚持下去。后来,彭越带领军队支持刘邦,韩信从齐国带来了数十万人,项羽不得不选择撤退。
但是他的后路已经被英布截断了,英布在楚国后面招募了楚国司马周殷,他们合并的军队足以阻挡项羽的后路。
然后楚军不断收缩。在韩信的战略部署下,他们被赶到了山脊下。汉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层层包围楚军。他们包围了长城如此坚固的防线,包围了楚军。项羽每天都叫他不应该,地面也不好。
四面楚歌
此时,楚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刘邦的手下占领,包围圈内的项羽与外界的联系已经完全切断。他只能通过判断来理解包围圈外的情况。他可能预计汉军的其他部队将占领楚国,但他不知道具体情况。
韩信选择击败项羽内心的防线,以防止项羽与汉军鱼死网破,避免重伤。
接近胜利并不意味着完全胜利。项羽仍有机会翻身,楚汉战争即将结束,没有必要造成更大的伤亡。
项羽被包围后,他还主动与汉军作战。当时,韩信亲自指挥30万军队迎战。面对项羽的10万楚军,战争形势最初仍处于劣势。楚军的素质太强了。虽然汉军人口众多,但大部分人员都是新兵,他们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
韩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数优势,使中国军队撤退。当楚军继续前进时,两翼将得到全面进攻。楚军推进的部分三面被敌人攻击。为了避免楚军被拦截,项羽不得不选择撤退。
[img]206820[/img]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是汉军,但韩信看到楚军战斗力很强,不愿再与楚军作战,他选择用心理战术击败楚军。
汉军占领了楚国的大量土地,并补充了许多楚国人作为军事资源。韩信让军队中的楚国人民一起唱楚国民谣,其他国家的人民一起唱。突然,周围的各个方向都唱起了楚国歌曲。
无论军队多么强大和精锐,被几次敌人包围,都会陷入士气抑郁的状态,失去士气等于完全失去翻身的机会。四面八方的楚歌直接击败了楚军士兵的心理防线,这相当于夺走了他们的武器。
听到楚国的歌声,楚军士兵一定认为他们的家乡楚国已经被刘邦占领了。他们会觉得没有办法撤退。追兵后没有撤退。绝望充满了楚军士兵的心。
项羽也这么认为,他懊恼地说:“楚国被刘邦占领了吗?否则,汉军怎么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呢!”
正是这种情绪让项羽放弃了决战的想法,选择了以800骑兵的身份抛弃军队。他可能也预料到,心理崩溃的楚军可能不会再为他而战了。
逃到乌江时,项羽更加绝望。随着他的800骑兵,此时只有20多人逃跑。就在几天前,他手下有10万军队。现在10万变成了20万。巨大的心理差距直接使他失去了理智,轻易选择放弃生命,在乌江岸边自杀。
[img]206821[/img]
一切都在韩信的控制之下。被层层包围的项羽别无选择,只能突破和投降。十面伏击和四面楚歌布局完成后,也许韩信每天都在军队里喝茶下棋,等待项羽做出选择。
无论项羽如何选择,这10万战斗力强的勇士,都将成为10万失去武器的俘虏,一切都在韩信的控制之下。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和项羽是谁强谁弱。韩信把项羽打得团团转,让他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然后做出韩信早就预料到的选择。
韩信是古今最彻底的人。他像普通人用筷子一样用兵。《孙子兵法》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韩信的攻心战术练到了完美的地步,他才能攻必克,战必胜,百战百胜。
十面埋伏:韩信是怎么逼项羽抛弃10万大军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