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权手下的第一任丞相:孙邵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自古以来,丞相就是一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官职,能成为丞相的人大多是名气很高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是在史书上详细记载的。然而,在三国时期,孙吴的总理孙邵也是一个例外。他压制张昭和顾勇成为孙吴的第一任总理,但他没有被正史《三国志》传下来。他的事迹只能在别人的传记中找到。在《三国志》中,任何有点出名的人都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传记,而孙邵这样的人物,其记录却很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img]206195[/img]

孙邵在《三国志》中的记录只有三句话:

(黄武)四年夏五月,宰相孙邵卒。《三国志孙权传》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三国志·张昭传

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三国志顾雍传》

这些记录说,宰相孙邵死后,群臣向张昭推荐,但孙权坚持以顾雍为宰相。

孙邵的更多记录终于在晋代张勃的《吴录》中找到了。

孙邵虽然姓孙,但与孙权并非同族,青州北海人,最初在孔融手下做过功曹,随后刘友迁往江东。被孙氏击败后,孙邵属于孙权。他建议孙权向朝廷纳贡,孙权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任命他为庐江县太守。刘备表孙权是车骑将军后,又是车骑将军的长史。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封为吴王,孙邵成为孙权的第一任丞相,并被封为威远将军,封阳羡侯。顾雍三年后病逝,继任丞相。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孙权非常重视孙邵。孙邵担任将军的长史,负责将军府内的各项事务,地位仅次于将军;之后,宰相的地位也仅次于吴王孙权。孙权可能无法与统兵作战,但他的识人用人水平毋庸置疑。作为百官之长,孙权自然知道宰相的重要性。孙吴当时并不缺乏人才,孙邵能成为孙吴的第一任总理,不仅要有突出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成就,否则孙权怎么能说服人们呢!

这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话题:为什么不记录这样的人物?

东晋的余喜在他的作品《志林》中给出了解释。孙邵担任总理期间,被张文、暨燕等人弹劾。他自己也请辞,但没有得到孙权的批准。后来,主持编纂《吴书》的魏昭和其他人恰好是张文一党,所以他们没有记录孙邵的事迹。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够详细。《吴录》记载,孙邵被暨艳“演奏其事”,“辞职请罪”,孙权“释令复职”。说明孙邵应该犯过错,而且不小,否则不会“辞职”。按时间计算,此事与张温、暨艳案有关。孙邵应该首当其冲。不幸的是,暨燕的力量太大,范围太广。最后,孙权害怕引起政治动荡,将其逼死。他的推荐人和支持者张文也被问及。在这场悲剧中,他对不作为甚至纵容腐败作风的总理孙邵负有巨大责任。在张文一党眼里,他不仅无能,而且成了敌人。

魏昭和其他历史官员敢于抹去孙邵的历史,这与孙邵的恩怨是不合理的。在古代,历史官员一直为当权人服务。没有当权人的认可,历史官员不敢擅长主张,更不用说像总理这样的大人物了。从历史书上抹去孙邵一定是为了掩盖什么!那么孙吴想掩盖什么呢?

[img]206196[/img]

《魏略》记载,“(孙权)今天又和周书在一起,请在十二月遣子,复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子而来,两人都有权股肱心腹。周即浩周,魏将领,因禁被关羽俘虏,后被孙权送回曹魏;孙长绪就是孙邵,长绪就是孙邵。由此可见,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曾提出以儿子和孙邵为人质留在曹魏。后来孙权出尔反尔,多次找借口不履行诺言,最后自立为帝。

孙权成为皇帝后,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当然,他不想知道向曹丕屈服、以儿子和重要大臣为人质的耻辱。孙邵建议和孙权首先批准了曹魏的称臣决定,但我们不能归咎于皇帝孙权,所以我们只能从首辅孙邵开始。移除孙邵的历史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来,陈寿根据这部没有孙邵的《吴书》、《魏书》、《魏略》编纂了《三国志》。因为没有孙邵的素材,陈寿在《三国志》中只能简单地带走它,但他向孙权屈服,但他遵循《魏书》、记载了《魏略》。

一般来说,孙邵很少与历史有关。一方面,历史学家对孙邵的仇恨。此外,孙吴当局迫于政治需要掩盖了他以前的耻辱行为,最终导致孙权的第一任总理几乎消灭在历史洪流中!


孙权手下的第一任丞相:孙邵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孙权的第一任丞相:孙邵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

  • 揭秘三国残暴亡国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 孙浩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一百年后,他的小儿子孙良登基,当了六年皇帝。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但六年后也去...

  • 揭秘东吴名将吕岱:如皋名将为孙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东汉海陵县如皋人吕岱,字定公。出生于公元160年(东汉延禧三年),初为郡县小官,汉末战争,投奔孙权,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为...

  • 三国大将丁奉:诸葛亮未被截杀 以行为秀智慧歼敌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的细节。周瑜嫉妒孔明,想在祭风的时候除掉他。他派了两名将军带领100名士兵迅速前...

  • 东吴名将丁奉战魏军以[行为秀]开场 依靠智慧歼敌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这一细节,周瑜妒忌孔明,想趁孔明在祭风之际除掉他,派了两名大将带领一百个士...

  • 孙权定都张洪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
  • 张洪告诉孙策,即使世界的总体趋势,他的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有太多的英雄,所以做一些事情并不容易。最好去南方,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