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康熙的传位,
清朝康熙后期,九子夺权事件爆发。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了王子的位置,毫不犹豫地残杀了他们的兄弟。康熙皇帝本人也为此头疼。他没有明确宣布最终会传给谁,导致雍正的到位,这让所有人都无法相信。
这样,九子夺权的余波注定无法平息。没办法。雍正上台后,只能通过雷霆一个个清除政敌。然而,雍正的做法再次引起了很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有人说雍正的手段太残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九子夺权对清朝有很大的危害和深远的影响。一切的来源都是康熙未能提前宣布他选择的继承人是谁。那么,如果康熙提前传位,能避免九子夺权的发生吗?
[img]205775[/img]
事实上,如果康熙真的提前退位,那一定对雍正有帮助。毕竟,这堵住了悠闲的嘴,没有人敢说雍正的位置是错误的。但问题是,康熙不会提前退位,这是因为国王对权力的依恋。让我们举两个例子。
@ 康熙8岁即位,顺治为他安排了四位辅臣。但随着康熙的成长,他开始无法容忍辅政大臣的存在。尤其是鳌拜凭借自己的功绩,目中无人。康熙决定除掉鳌拜,就像他在问皇帝一样。
在他摆脱奥拜之前,他默许了奥拜杀死苏克萨哈,然后用他的计划摆脱了奥拜。再加上索尼的死,遏制必隆是一片草地,所以皇权被康熙牢牢控制。你知道,康熙只有14岁,从那时起,他就明白了权力的重要性。
[img]205776[/img]
@ 当辅臣和大臣的事情解决后,康熙继续计划削藩。事实上,从国王的角度来看,削藩是不可避免的,但当时大家都反对削藩,认为康熙太草率,可能会弄巧成拙。然而,康熙坚持削藩,冒着失去清朝的危险,摆脱吴三桂等人。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证明康熙有多渴望恢复权力。幸运的是,吴三桂最终出了问题,给了康熙一个成功平定三藩的机会,这也成为他在位期间的一大成就。
[img]205777[/img]
@ 作为一个皇帝,除非他死了,否则他不会轻易交出权力。这就像明朝的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朱祁镇被瓦拉俘虏后,朱祁钰被大臣支持为皇帝。本来朱祁钰也不愿意,但自从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他尝到了手持权力的滋味,再也不肯放手。朱祁镇被释放后,他没有立即让位,选择了禁止他。
就像康熙的孙子乾隆一样,虽然他在晚年传给嘉庆,但他是太上皇帝。然而,权力仍然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嘉庆是一位著名的皇帝,甚至连小沈阳也敢欺负他。可以看出权力有多重要。
说到这里,让我们假设,如果康熙真的愿意提前退位,我们能避免九个儿子夺取第一名的发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该怎么说?
[img]205778[/img]
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了“长子继承制”,重点培养长子朱彪。他一大早就把朱彪封为皇太子,希望满朝的文武都能教导朱彪成才。对于其他儿子,朱元璋决定分封藩王,让他们驻扎在明朝,如果朱彪将来遇到困难,他们也可以回到秦王。
也就是说,朱彪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在努力维护自己的王子地位,让别人死了夺权的心。所以朱元璋在那个时候,连朱迪都不敢做任何事。但是看清朝,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他就开始允许儿子参加政务讨论,这就是所谓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在康熙时期,皇帝通过除鳌拜和平三藩来集中权力,实际上是想废除这一制度。但事实上,康熙仍在实施中。他只消除了内外部长的权力,但不断提高儿子的权力。
[img]205779[/img]
例如,当他一岁的时候,他就被确定为皇太子。但与此同时,他也尽力培养每一个儿子。当然,皇帝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人才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当这些王子长大后,康熙允许他们参与政治。
就在九子夺官最激烈的时候,康熙还安排皇十四子打仗,给了他兵权。既然他决定把自己的位置传给雍正,为什么还要给他权力?这不是一团糟吗?他给了儿子权力,每个人自然都想走得更远。
他说,即使康熙愿意提前退位,这些优秀的儿子也不会放弃。除非他向朱元璋学习,把所有这些儿子都赶出去,否则他们几乎无法触及权力中心。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
如果康熙皇帝提前传位, 九子夺权能否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