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诸侯君主的头衔都是“公”,如著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仁义君主宋襄公,但只有楚国的另类:楚国的君主头衔是王:典型的楚庄王。下面是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这一切从西历公元前的1046年开始。今年,周国聚集了传说中的“八百诸侯”,摧毁了强大的殷商。在诸侯的支持下,周国君主周武王成为了新的天子。然而,考虑到周天子的实力不足以直接管理已知世界,周天子采用了分封制。周天子专门制定了分封规则,将诸侯分为几个等级,根据地位、战功和距离周天子的血统。最高级别的是公爵——比如周公是鲁国的公,姜子牙是齐国的公。
[img]204626[/img]
周天子封印时,将楚国祖先封印在偏远的南方,并封为“子爵”。然而,当时周朝势力强大。虽然楚子不满意,但他不敢公开表达。直到西周中期,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楚人很有竞争力,在长江流域建立了霸权,不断与西周朝廷发生冲突。就连周昭王也亲自讨伐楚国——值得劳动天子讨伐的诸侯,可见楚国的实力。
楚国实力扩大后,不再满足于周封,而是偷偷自立为王爵——意思是等同于周天子的地位。然而,在周丽王统治期间,楚王知道周丽王有军国主义的爱好,所以他担心自己称王为周丽王讨伐自己的口实。因此,楚王很快就去了王号——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知道,至少在周丽王时代,楚的信心不够,他或多或少都害怕天子。
[img]204627[/img]
西周的灭亡本质上在于诸侯的力量,最终导致了两个天子共存的局面——主张西周秩序的周携王和大诸侯傀儡的周平王。最后,大诸侯击败了周携王,周携王被杀,这是西周秩序的彻底崩溃。
此时此刻,诸侯们不再把天子当回事。实力稍微高一点的诸侯都把爵位从侯爵提到了公爵,但天子无法制约。即使在周平王之后,天子也会攻打诸侯,被诸侯打伤——这在西周是不可想象的。
楚人在西周时期仍然敢于秘密称王。现在在东周时期,天子很难保护自己。他们从哪里来限制自己?因此,楚国的君主恢复了王位,并将这个称号延续到秦朝的政治时代。
因此,春秋时期,北方诸侯称公,南方诸侯称王(按:吴国和越国君主也称王)。
诸侯国君主的称号大多是[公],为什么只有楚国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