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准备了慈禧太后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慈禧太后,在各种历史书籍和电视剧的介绍中,给我们留下了阴险而有毒的印象。但事实上,慈禧太后非常聪明,作为一个女人,让许多男人叹息。
[img]203842[/img]
慈禧太后深知人性的弱点,手段聪明。就连曾国藩和左宗棠也不是她的对手。利用左宗棠与曾国藩的矛盾,她成功瓦解了湘军。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年仅39岁的慈禧太后,用小手段让曾国藩和左宗棠分手,也让强大的湘军走到了尽头。
慈禧太后的手段非常独特。借助人性的弱点,她达到了瓦解湘军的目的。
当时曾国藩攻破金陵时,湘军忙着抢劫财物,导致洪天贵福逃到浙江。
浙江是左宗棠的领土。此时,左宗棠是闽浙总督和浙江巡抚。接到探马报告后,他没有向曾国藩报告这一消息,而是直接向朝廷报告了这一事件。同时,为了分一杯破金陵,左宗棠故意夸大了事实,认为洪天贵福在逃跑的路上得到了10万太平军的残余支持,并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img]203843[/img]
很明显,年轻的天王逃脱了,这大大降低了曾国藩攻破金陵的功劳。
慈禧太后接到左宗棠的报告后,对曾国藩非常不满,特意下圣旨斥责曾国藩一通,并要求他严查防守不力的官员。
在此之前,慈禧太后要求曾国藩严格调查金陵太平军留下的财富下落,但曾国藩说金陵没有财富,这引起了朝廷和慈禧太后的不满。现在,年轻的国王逃跑了,变得更加愤怒了。
曾国权是攻打金陵的教练,也就是说,慈禧太后要求曾国藩追究曾国权的责任。曾国藩一直很照顾弟弟,不遗余力地提拔他。他怎么能追究弟弟的责任?
然而,慈禧太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慷慨,使用了一个小手段,那就是将下降到曾国藩的圣旨,同时抄送左宗棠阅读。
这意味着慈禧太后不想让曾国藩难堪,但左宗棠向朝廷起诉,朝廷不得不忽视。
[img]203844[/img]
果然,曾国藩看到这件事涉及到他的兄弟,也不能容忍,在回答中,打破金陵,湘军士兵在激烈的巷战中,没有人防守,也不能追究防守官员的责任,同时,也告诉左宗棠,左宗棠打破杭州,让10万太平军逃跑,但他向朝廷报告说只有1000多人逃跑。
据曾国藩介绍,左宗棠释放了这么多敌人,朝廷没有追究,现在自然不应该追究他的责任。当然,也可以追究,也就是说,左宗棠的责任也必须追究。
为了逃避责任,左宗棠不得不向朝廷解释原因。同时,他发现了许多曾国藩鲜为人知的错误。有一段时间,曾国藩和左宗棠口头批评,斗争异常激烈,矛盾越来越深。
后来,虽然朝廷没有对曾国藩做任何事,但他也清楚地看到,朝廷害怕他的军事权力,不信任他。为了保护自己,曾国藩不得不裁掉湘军,与左宗棠决裂。
慈禧太后可以让曾国藩和左宗棠发生矛盾和分手,成功瓦解湘军,利用人性喜欢互相猜疑的弱点,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曾国藩和左宗棠并不是慈禧太后的对手。
慈禧太后能成功瓦解湘军,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