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初一两年的动荡中,三个自称太子、定王、永王的人都死了,崇祯的后代几乎都被杀死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自称是朱氏王子的人层出不穷。他们刚刚镇压了一个,又出现了另一个。清朝统治者像芒刺一样坐立不安。
[img]203350[/img]
在顺治的12年里,扬州抓住了一个叫朱周邈的人。他曾经自称是朱三公子,在苏北组织反清活动。第二年,一个朱慈邈出现在直隶平山,说他是崇祯的儿子。他计划在正定(今河北保定西南)举义反清。因为机密,他立即被收获。
康熙十二年,三藩叛乱爆发。康熙皇帝派兵遣将军,全力以赴平叛。谁知道,就在他日夜出没的宫殿附近,一个自称朱三王子的人正在悄悄地组织一场叛乱。据说这个人的真名是杨起龙。他偷偷潜入北京后,在鼓楼西街周全斌(明朝将军后来降清)的家中定居下来,然后以满族官员的奴隶为目标工作。
[img]203351[/img]
这些奴隶大多是汉族人在战争中被掠夺并陷入奴隶之中的,他们的力量很快就聚集起来了。就在杨起隆寻找举义机会的时候,他碰巧遇到了三藩叛乱,京师中的清军大多开到了前线。他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私下建元为广德,封了一批王子、护驾指挥官、军师、督官等官职。他同意用白布和红布包裹头部。在元旦(即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他利用清廷官员庆祝节日和放松军备的机会,在京城内外一起放火举义。
就在约定的日期到来之际,周全斌的儿子周公直很害怕。他认为,如果举义不成功,他将遭受毁灭。最好抓住机会弥补。现在还不晚。因此,他私下向正黄旗汉军都统祖永烈告密。康熙帝得知这一阴谋后,非常震惊,立即让满族统一图海带领人们逮捕犯罪分子。共逮捕了200多名主要分子,并杀死了他们。只有杨起隆幸运地逃走了。
[img]203352[/img]
第一犯在逃,清朝统治者怎么能放心,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画出了图形通缉。几年后,四川报道称,杨起隆冒充朱三太子在陕西造反,因事机泄露。已被抓获。听到这个消息,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很高兴,很快就把它押到北京审讯。结果杨起隆的招供前言与后语不符。仔细一看,脸上有刺痕,显然是奴隶。原来这个人跟着杨起隆造反,事败后逃到了民间,不仅借用了杨起隆的名义,还冒充了朱三太子。花了很多力气,抓到的一个还是假的。
[img]203353[/img]
杨起隆案似乎成了一个信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三太子造反的案件层出不穷。康熙帝的方针是抓住就格杀不论。康熙十八年,正在平定三藩叛乱前线作战的安亲王岳乐抓住了一个自称是崇祯王子朱慈灿的人。他在康熙帝上演了这个好消息。康熙皇帝说:“我曾经向崇祯的一些太监了解过朱慈灿的情况。他们说,慈灿在甲申年间很年轻,逃不掉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活到今天呢。朱慈灿大概也是假的吧。“冒充朱三太子的人多了,假来真假,康熙帝的一个“大概”就毁了也许是真朱慈灿的生命。
[img]203354[/img]
在康熙时期众多的朱三太子案中,康熙四十七年浙江大岚山、太湖念一和尚以朱三太子的名义发起的抗清斗争更为重要。康熙末年发生在台湾省的朱一贵起义。直到雍正年间,雍正帝还透露,有人冒名顶替朱三太子。他说:“康熙年间,各地奸徒偷发,常以朱三王子的名义,如念一和尚、朱一贵等,指不胜屈。近日,山东人张玉假托朱明的后裔,蛊惑愚民,现在正被步军领导调查。”
[img]203355[/img]
朱三太子造反这么多,都是三太子吗?当然不是;有没有真正的朱三太子?据说康熙47年江南的两次反清斗争涉及到一个真正的朱三太子,叫张用观。
几乎所有崇祯的后代都被杀死了 为什么清初朱三太子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