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蜀国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蜀汉北伐的文章。

《三国志》以魏国为“主线剧情”,以蜀、吴等割据势力为“支线剧情”;《三国演义》以蜀国为主线,以魏、吴为支线。这两本书谁的剧情选得好?我认为这是《三国演义》。毕竟,蜀国是三国时期“最爱惹麻烦”的国家。它不断与魏国和吴国争吵,可谓精彩纷呈;魏国的情节相对平静,不那么精彩。魏国在曹操这一代引发了更多的“是非”。曹丕这一代主要稳定国内形势,曹睿这一代主要被动抵抗蜀吴的联合侵略,曹丕、曹睿“浪费”了三国最精彩的时期,魏国的剧情自然没有蜀国那么精彩。

[img]202465[/img]

蜀国喜欢“惹麻烦”,却没有惹麻烦的能力,被打了很多,胜少败多,国力自然比不上魏、吴。魏三分天下有二。曹操和曹丕时代发展后,国力不仅比蜀国强,而且比蜀国内部稳定。魏明帝曹睿在各个方面都能碾压蜀国。又是一位能力极佳的君主,手下还有司马懿这位能独挡一方的英俊天才,蜀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勇气敢北伐?

第一次北伐被魏明帝冷嘲热讽

曹魏在曹丕这一代基本上与蜀国相处融洽。主要敌人是吴国,魏蜀边境几乎没有战争。然而,当曹睿第二年登基时,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北伐。曹睿应该很不高兴:这看不起我??

(读不懂可跳过)《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二年...蜀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民叛应亮。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北伐中最“成功”的五次(根据《三国志》)。由于蜀魏边境长期没有战争,边境守军不可避免地松懈。诸葛亮突然来了,魏边境守卫突然吓坏了勇气,天水、南安、安定三个县不战而降。

[img]202466[/img]

后人大力渲染诸葛亮的初步胜利,让魏的文武官员惊慌失措。然而,根据书史记载,魏明帝似乎不同意诸葛亮的胜利。当时,魏国的大臣们不知道如何应对,但魏明帝自信地说:“诸葛亮以前根据蜀国的危险地形保卫自己,担心没有机会清理他。现在他带领军队进入我的边境,这是主动‘送头’。而且诸葛亮一定是贪图那三个县,一定是“知进而不退”,会失去理性判断形势的能力。这是我军打破诸葛亮的好机会!”

于是魏明帝立即派曹真、张合等将领带领5万步,骑马抵抗诸葛亮,亲自前往长安指挥战争。后来,右将军张合在街亭打败了蜀军,“大破,明亮失败,三县平”。

后人指责马苏没有听诸葛亮的警告就失去了街亭,但有人曾想过,为什么一支非主力军队在如此强大的北伐中彻底失败?诸葛亮在决定北伐之前有多少胜算?他真的相信自己能在北伐中取得成功吗?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似乎有点像“这样做”。他的真正动机令人困惑,以至于后人不得不绞尽脑汁帮助他找到北伐的原因,分析北伐的动机。那么,诸葛亮的对手是如何看待北伐的呢?

魏明帝数诸葛亮

诸葛亮“败退”后不久,魏明帝就把一封诏书送到蜀国,批评诸葛亮。

《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抛弃了父母的国家,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死,邪恶被消灭。明外慕立孤之名,内贪专善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明亮侮辱益士,虐待他们的人民,是为了利狼...他们永远不会瓦解,而是为了明亮他们的敌人。而明反毛负薪,里面全是毛,脚趾适足,肌肉伤骨,反而说自以为可以……”

[img]202467[/img]

魏明帝的话把诸葛亮骂得一无是处:刘备背弃了曹操的恩德,逃到了巴蜀;诸葛亮抛弃了生他养他的荆州,去了残存小偷刘备的党羽。诸葛亮喜欢托孤的虚名,贪图Q和Z的实际利益,架空了刘禅的兄弟。诸葛亮鄙视和侮辱了益州的当地士人,虐待了益州的人民,利狼等部落背弃了诸葛亮,成为了他的敌人。

反毛负薪意味着珍惜皮衣上的毛。背柴火的时候,为了不损坏它,把皮衣里面穿在外面,却不知道“皮不存,毛怎么附”的道理。适当的脚趾意味着砍掉脚趾,以便穿不合适的鞋子。

魏明帝认为诸葛亮是那种负薪的人。为了夺取世界,他虐待地役使益州人民,驱使弱小的军队与强大的魏军作战。众所周知,这样做只会失去益州的人民心,削弱益州的力量,加速自己的灭亡。诸葛亮做了这些事,但他认为自己可以。

当然,作为诸葛亮的铁杆敌人,魏明帝自然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偏见。任何不好的词都会被覆盖,这是不可信的。在魏明帝看来,诸葛亮的工人们去做毫无意义的北伐,只是为了利用军事力量加强他们在益州的权力。他的做法不会使益州强大,而是会加速益州的灭亡。


蜀国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蜀国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