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廉颇和王坚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有资格吗?

说到战国四大名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关于战国四大名将,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就来说说最不合格的两位名将。

所谓战国四大名将,源于南北朝梁朝周兴思编写的《千字文》。书中有“起剑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由于《千字文》广为流传,白起、王健、李牧、廉颇被同意成为战国四大名将。然而,战国时期有大量的兵家天才。很难说这四个人“用军最精”。

就这四个人而言,白起和李牧强弱,入选战国四大名将名副其实,但廉颇和王坚却难以说服。他们都很固守,不知道如何出奇。他们通常以兵力输掉敌人。总的来说,他们没有资格入选战国四大名将。

[img]200402[/img]

01

《千字文》中战国四大名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处于战国晚期,是秦国和关东六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名将。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千字文》的评选标准总结为:一是战国晚期,二是与秦或关东六国作战的常胜名将,没有与秦作战的乐毅,以及战国早期的吴起、孙膑、田忌等。

但是这个评选标准在廉颇失败了。

据史书记载,廉颇出生于公元前327,死于公元前243。他一生84岁,245年左右去了魏楚。因此,廉颇一生主要活跃在赵国。但纵观廉颇一生,与秦国的主要作战记录只有一次,那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序幕战。当时廉颇筑垒固守,严格控制部众,坚壁不出。秦国用反间计,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秦军秘密任命白起代替王米。赵括纸上谈兵,导致长平战败惨败。

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赵王不更换廉颇,廉颇能打败白起吗?历史无法假设,但长平之战前的战争可能会给出一些答案。

长平战争前七年,秦军派白起助手胡阳攻打赵国。胡阳兵分两条路围攻赵国和,一路围攻武安(离邯郸100英里)。两条路相互配合,地理形势狭长险峻。因此,赵国陷入困境。赵惠文王问廉颇“可救吗?”对说:“道远险窄,难救。廉颇不愿带兵出战,最后赵惠文王问赵奢(赵括之父),赵奢回答说:“其道远险窄,如犹两鼠在穴中,将勇者胜利。赵奢领兵一举大破十万秦军,主教练胡阳此战后下落不明。

[img]200403[/img]

通过与之战,可以说廉颇的兵不如赵奢,可能有些武断,但纵观廉颇对秦作战的亮点,确实泛善可陈。而且廉颇的对齐、魏、燕的战斗并没有看到廉颇的兵力。

从春秋到战国,齐国一直是强国,廉颇伐齐能展示其用兵吗?据史书记载,廉颇第一次用兵就是伐齐,“廉颇是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上卿,以勇气闻诸侯”,但这次伐齐并非廉颇单独行动,而是乐毅与燕、赵、秦、韩、魏五国联手,廉颇胜仗是乐毅打败齐国主力后的第二年,有点胜之不武。田单火牛阵破燕,恢复齐国70多个城市后,赵国趁火抢劫,“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还是有点胜之不武。

至于魏国和燕国,它们在战国晚期已经沉沦。其中,燕昭王时重要的乐毅让燕国昙花一现。但总的来说,廉颇伐魏伐燕取得胜利,说明廉颇无疑是名将,但未必有资格入选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之名传后人,主要与“负荆请罪”有关、“将相和”、“能不能吃”的典故广为流传,但纵观廉颇的兵力,他们精于坚持,却不知道如何出奇。他们没有取得任何惊人的成就。战国时期的兵力水平只能算中等。因为廉颇和李牧在古文中被称为“颇牧”,是名将的代表。为了押韵和提到李牧,他们还把廉颇带进了“颇牧”,但事实上,同时代的赵奢至少在秦朝的战绩上远远超过了廉颇。

02

与廉颇不同的是,王坚在关东六国屡战屡胜,一举摧毁了六国中的五国。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但他不怕不知道货,也不怕货比货。

廉颇和白起时代结束后,王坚和李牧开始在同一个舞台上作战,但遗憾的是,白起和廉颇擦肩而过,而王坚和李牧并没有真正决定胜负。

公元前229年,由于多年的战争和北方的代地震,赵国大面积饥荒,国力相当弱。因此,秦始皇趁机派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将王坚伐赵。结果,王健遇到了赵国著名将军李牧。在一起一年多后,他发现自己不是李牧的对手。于是王健向秦始皇求助,让秦始皇实施反对计划,让他派奸商到赵国都市散布谣言,花了很多钱买下了赵王宠臣郭凯,他强迫廉颇离开。最后,我们都知道李牧被杀了,王健击败了赵军,攻占了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img]200404[/img]

与白起不同的是,秦国教练在长平战争中首先是王米。由于廉颇的建筑和坚持,他严格控制了部众,没有坚壁。秦国主动实施反间计,然后秘密派白起代替王米。在王建与赵的战争中,王建主动要求实施反间计。无论是打不过李牧,还是担心战争拖得太久,都说明王建不是一个简单的士兵。

战场上打不过李牧,只能背地玩阴谋诡计。王坚还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和廉颇一样,王坚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特别擅长大兵团作战,但他不知道如何出其不意地获胜。他的战略和战术相对僵化。

在敌我同等兵力下,白起和李牧往往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在敌人我寡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以弱击强,取得最后的胜利。敌人我寡的时候,往往需要出其不意的获胜。白起李牧以奇致胜的战例层出不穷。

然而,纵观廉颇和王邈,很少有以弱击强的胜利。每次都需要重兵出战,比如白起提7万个破楚国的地方,而国王的灭楚需要60万。虽然国王摧毁了五个国家,但当他摧毁赵燕和魏楚时,他看起来像是在使用军队。事实上,秦国的国力很强。五国不仅远不是秦国的对手,而且士气低落,没有决定一战的心。

因此,如果以白起、李牧用兵水平衡量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王坚显然是不合格的。


廉颇和王坚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有资格吗?廉颇和王坚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有资格吗?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李牧,战国时期第一个抗击匈奴人的人:匈奴人十多年来一直不敢犯罪
  •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是秦国的白起、王健和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四个人的军事水平和成就各有优势。但说到北击匈奴...

  • 王翦助秦统一了哪些诸侯国?王翦出身简介
  •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

  • 低调的名将王坚:秦统一天下,他的成就超过了白起
  • 说起我们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将军,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名将辈出是正常的。随便数一下,战国末期白起、李牧、汉朝...

  • 谁是秦统一的第一功臣?计杀李牧 楚立万世功勋败强
  • 王健是秦朝著名的将军,善于用兵,勇敢战斗。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他率领军队突破赵国,摧毁燕国,平定楚国,取得了...

  • 大将王翦是否出身于军事之家?他的父亲是谁
  •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是关中人士,也是当时秦国数一数二的军事家,曾经消灭了燕赵两国,并且用绝对的兵力优势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