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后人如何评价管宁?他比诸葛亮还厉害吗?

说到管宁,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说到三国第一人,虽然没有最终结论,但在公众的印象中只不过是曹操、郭嘉、诸葛亮、于迅、刘备、孙权、周瑜等人之一。在三国时期,这些人很强大,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说,这仍然很有趣。

然而,在王夫之、钱穆等历史名人眼中,春秋时期管仲后代之一的管宁是三国第一人,比诸葛亮、曹操、刘备更强大。明末,王夫之和现代钱穆都是历史名人。为什么他们如此高度评价管宁?

关于管宁其人,历史评价罕见的一面倒地叫好,其中王夫之和钱穆评价最高。

在《读通鉴论》中,王夫之认为:“汉末三国的世界,不是刘、孙、曹所能持,也不是荀悦、诸葛孔明所能持。”

[img]200229[/img]

现代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有一个诸葛,能让三国像两汉一样照耀后人。而犹有一士,称管宁。从辽东开始,老归中土,吸井耕耕,曹操召之不出。后人尊之,称其犹出诸葛之上。诸葛终是一个政治人物,虽然鞠躬尽全,但死后,终也无助于世乱。管宁是一个草野人物,虽然乱世,但社会必须保留一个完美的人。那么这个社会还没有完全坏,未来还有希望。”

在王夫之和钱穆眼里,管宁是三国第一人。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在三国乱世中,管宁渊雅高贵,人格完美。世界崩溃中的一个完美就像黑暗中的曙光,给未来带来希望,不会让人觉得三国都是“恶棍”。诸葛亮等人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对救世没有帮助。

历史上以仁义著称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其实并不仁义。一个很少关注的地方是,刘备和诸葛亮都在推动大量虚拟货币“直接15泰铢”。简单来说,就是强行规定一美元的硬币价值100元,只能由蜀国政府发行。当时无疑是赤裸裸的掠夺民财,非常不仁。所以三国不美好,而是恶行累累的时代。

那么,在世界大乱、生死无常、恶棍满满的三国时代,管宁是如何成为钱穆眼中的完人的呢?

关宁,山东安丘人,春秋时期辅助齐桓公称霸的名相关仲,生活经历非凡。然而,尽管关宁是关仲之后,但几千年来,关宁一直非常沮丧。16岁时,关宁失去了父亲,他的兄弟们同情他的孤独和贫穷,所以他们给了一些丧葬费用,但关宁“拒绝接受一切,称财富为死亡”,以自己的财力为父亲。

成年后,管宁与平原人华欣、同县人冰原成为朋友,经常一起出国留学,还有一位共同偶像陈傲。当时,管宁、华欣、冰原被称为“一龙”,华欣是龙头,冰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关于管宁和华欣,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据《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管宁和华欣在菜园里锄草,突然挖出一块金子,管宁无动于衷,华欣高兴地捡起来扔掉了。管宁和华欣坐在同一张席子上学习。有一天,管宁无动于衷。华欣放下书出去看。之后,管宁和华欣分开坐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就是割席断交典故的由来。但《世说新语》是南朝的笔记小说,所以“割席断交”可能只是一个故事,旨在弘扬良好的品德,突出管宁的完美德行,而不是真实的历史。

[img]200230[/img]

董卓进京后,世界开始大乱。这时,很多人开始南下或北上避灾,比如徐舒南下荆州避灾,认识诸葛亮;于迅北上冀州避灾,在袁绍手下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此时管宁远离家乡,北上辽东,但并不是为了避灾。

管宁选择辽东是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执行政令,于是来准备教育。管宁来到辽东后,公孙度亲自安排了一切接待工作,准备让管宁宾至如归。然而,看到公孙度后,管宁只谈论儒家经典,而不谈世事。

之后,管宁“因山为庐,凿为室”,住在山谷里,每天讲解《诗经》、《书经》讲述了祭祀、整顿威仪、陈明礼让等教育工作。据《三国志》记载,管宁居住的地方“越海避难者都来了就住,十月成城”,人们愿意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更受人们喜爱。

关宁不给公孙度面子,但公孙度家族非常重视管宁。曹操以命令诸侯后,多次征召管宁为官,但公孙度的儿子孙康却截获了诏书,没有告诉管宁。当公孙康准备称王时,他曾想授予管宁官职,希望管宁能帮助自己,但“终于不敢说话了,他很害怕”,害怕管宁,最后还是不敢说。吓得一个果断杀伐、准备称王的人,连邀请管宁当官的话都不敢说,可见管宁的“一身正气”有多可怕。

管宁在辽东生活了37年,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此时,管宁更出名,多次被曹丕、曹睿征召。

223年,魏文帝曹丕命令公卿大臣推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欣推荐管宁。曹丕下令管宁为太中医生,专门用安车接管宁,但管宁坚持辞让,不接受。所谓“安车”,是为老高级官员和女士准备的。高级官员告老归乡或征召有希望的人,经常给他们安车。

226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他被任命为华欣太尉。华欣请求辞职,并愿意将太尉的职务让给管宁。曹睿不同意,但他还是下令召集管宁为光禄勋。当时,司空陈群也推荐管宁。然而,管宁声称是一个鲁莽的人,并拒绝让步。

曹睿在位期间,管宁的命令层出不穷,经常在8月份送牛酒。由于管宁一再拒绝,曹睿终于忍不住问当地的父母:“管宁是守节自高还是老病萎顿?”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管宁的志向。“这个宁的志向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保持高尚。”他不是故意矫情来展现自己的高尚。

241年,大臣们向曹芳推荐了关宁。曹芳下令聘请他为官,以“安车蒲轮,绑丝加印章”的礼仪,但关宁刚刚去世,享年84岁。这可能是关宁唯一一个未能拒绝的召唤。

[img]200231[/img]

关于历史名人对关宁的评价,我们不妨再看三点:三国名人桓范说:“在混浊中,履行干净的节日,坚持足够粗俗,微风足够矫揉造作”,陈群称赞他“节俭足够浑浊,贞节足够矫揉造作”,曹睿称赞“清虚足以古,诚实可以当世”。可见,从关宁的经验和品德来看,他在三国的泥潭中成长了一尘不染,当时得到了一致认可。

管宁虽然没有诸葛亮、曹操、周瑜等战功,但始终坚守本心。虽然他的性格看似无用,但一个没有道德标杆的国家是可悲的,尤其是在三国时期,像管宁这样的圣人足以让人们不绝望,这表明三国并不是一个完全堕落的时代。正如钱穆上面所说:“管宁是草野人物,虽然乱世,但社会必须保留一个完整的人。那么这个社会还没有完全坏,未来还有希望。”

因此,诸葛亮、郭嘉、周瑜、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虽然斥责方竺,但却加剧了人民的痛苦,使世界变得更糟。只有管宁这样的人物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也许有鉴于此,王夫之会认为管宁是唯一能“持有”的人 钱穆会认为,汉末三国之下的人物,管宁还在诸葛亮之上。


后人如何评价管宁?他比诸葛亮还厉害吗?后人如何评价管宁?他比诸葛亮还厉害吗?

,,,,,,,,,

  • 邓绥是个怎样的人 邓绥掌权后为东汉做了哪些事
  • 邓绥是东汉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后之一,她为人善良、朴素而且不和人争,深受和帝宠爱,也受到了当时的人民的敬重。邓绥掌权之后...

  • 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几世孙?他为何能够复国成功
  • 刘秀汉世祖,为东汉立国皇帝,是汉族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军事专家。那么同为刘姓的刘秀与刘邦有什么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刘秀...

  • 东汉开国功臣贾复:勇敢战斗 刘秀一直受到礼遇
  • 南阳人贾复年轻时学习很好,特别擅长《尚书》。他的观点很独特,所以他的老师经常惊叹于他的能力。他私下对其他学生说:“贾复...

  • 何皇后:从屠夫的女儿到皇后:从屠夫的女儿 最后,他死在董卓手里
  • 何皇后,将军何金和骑马将军何苗的妹妹,是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刘红的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 何氏身高七尺一,家...

  • 耿弇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耿弇生平
  • 耿弇(3—58),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四。他勇猛善战,用兵灵活,指挥果断,富于创造,是...

  • 解密:东汉县令董宣为何敢叫板皇帝的妹妹公主?
  • 东汉初年,洛阳令董宣是著名的“铁腕县令”。他不畏权贵,敢于打击犯法的豪强地主。史书上说“搏击豪强,莫不震憟”。有一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