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带来胡雪岩是商人,为什么要自掏腰包为左宗棠工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晚清巨富胡雪岩首先是商人,然后是红顶商人。商人追求利润是可以理解的,但胡雪岩似乎与众不同。从他为左宗棠自掏腰包的一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们不仅要有远见,还要有模式。
胡雪岩和左宗棠相识时,左宗棠已经是浙江巡抚了。胡雪岩虽然是四品顶戴的官员,但毕竟是候补道,没有实权,地位很低。
[img]200187[/img]
但胡雪岩的心思不是在官场,而是一心一意地把自己的生意做大。然而,在一个烟雾弥漫的环境中,胡雪岩必须与政府联系,才能使生意更大,而左宗棠无疑是他最好的支持者。
左宗棠不同于清朝其他腐败官员。他脾气暴躁,40岁才进入官场。他想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为朝廷效力,为清朝的国家做出贡献。因此,左宗棠不是贪官。胡雪岩很清楚这一点,绝不敢用银子贿赂左宗棠。
那么,左宗棠怎样才能给自己更多的政策,让自己的生意在战争中不受损失呢?这是胡雪岩必须考虑的问题。
由于胡雪岩长期在商场上游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左宗棠上任后不久就发现了胡雪岩的本领。
清朝的官场非常害怕外国人,没有人愿意与外国人交流。左宗棠作为浙江巡抚,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这项任务落在了胡雪岩身上。
[img]200188[/img]
由于朝廷入不敷出,虽然左宗棠在浙江与太平军作战,但他面前却是个烂摊子。浙江的清兵不仅腐败,而且缺乏粮食、工资和武器装备。
作为一名军事家,左宗棠非常清楚武器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定筹集资金购买武器,消灭浙江太平军。他筹集资金的方式是清朝第一次,那就是向外国人借钱。
左宗棠很有勇气。在国力空虚的情况下,他准备一次向外国人借500万两银子。这是一笔巨款。总理衙门和慈禧太后都认为左宗棠的举动不合适,坚决拒绝同意。幸运的是,两江总督曾国藩调解了这一点。朝廷勉强同意左宗棠向外国人借100万两银子,但这仍然是一笔巨款。
胡雪岩很有眼光,自告奋勇自荐,决定从外国人那里借钱给左宗棠。
根据当时的市场规则,胡雪岩向衙门借钱,可以获得大量的中介费。那么,胡雪岩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呢?答案出乎我们的意料。胡雪岩不仅没有得到一两银子的好处,还邀请客人吃饭和送礼寻找关系。他自掏腰包贴了几百两银子。
[img]200189[/img]
这是胡雪岩的模式。他认为这是他第一次为左宗棠工作。他不仅要解决左宗棠缺钱的困境,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清朝的国家。只要太平军被消灭,左宗棠就可以被朝廷重用,作为一个有功的人,他自然会给生意带来好处。
只有放长期才能钓到大鱼,只关心眼前利益的人都是没有格局的商人。正是凭借自己的策略,胡雪岩赢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后来,左宗棠几乎把所有关于贷款的事情都交给了胡雪岩。事实证明,他后来赚了很多钱,把钱庄开到了清朝的每个城市。
晚清巨富胡雪岩自掏腰包为左宗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