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进宫后,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朱迪在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也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02-1424年,在位22年,年号永乐,后称永乐皇帝、明成祖等。
但众所周知,朱棣的皇帝宝座是非法的,是通过政变来的,所以后人对他颇有微词。
然而,朱迪当时这样做是最后的手段。侄子朱允炆(建文帝)登基后,积极实施削藩政策,削弱皇叔们的兵权,包括朱迪的兵权。
朱迪明白,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他的结局会很可怕,甚至他的生命也很难保护。
[img]200073[/img]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装疯卖傻麻痹了建文帝,为自己发动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发动了靖难之战。
经过三年的苦战,朱迪终于在1402年攻下了应天府( 南京),建文帝失踪,朱迪如愿登上皇帝宝座。
据说朱棣攻下应天后,不仅斩杀了建文帝周围的大臣,还屠杀了宫中所有的美女。为什么?
一、泄愤
明朝成立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立皇长子朱标为接班人,符合古代皇位继承长子的接班人法律法规。当然,王子们无话可说。
然而,朱元璋活得太久了。朱彪没有等到接手,37岁就死了。在朱迪看来,继承人应该依次在王子中间选择,但偏心的朱元璋却绕过王子,直接让朱彪的儿子成为接班人。
在朱迪看来,朱元璋简直太不合理了。王子们为保卫大明江山的出生和死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img]200074[/img]
无论是天赋还是资历,皇子都比朱标强得多,无论是从法理上讲,还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都应该叫皇子接班。
当时,长子朱标去世了,二子朱珠和三子朱也去世了 ,朱棣是第四个儿子,已经成为实际的老板,应该接手。
此外,朱迪在20岁时守卫北京,管理一方。他带领北征两次,招募了蒙古乃儿,并生擒了北元将军索林帖木儿。他不仅有政治经验,而且有军事指挥能力,威望更高,
然而,朱元璋让不称职的孙子接手,迫使朱迪叛逆。朱迪不仅骨肉相残,还让人民的生命和国家动乱背负着不仁不义的恶名。
而且在靖难之战中打得很辛苦,险象环生,朱棣多次濒临绝境,差点丧命。
所有这些都源于父亲的不公平。胜利后,朱迪一定充满了怨恨,为了表达对父亲安排的不满,杀死了建文帝周围的人和宫里的女人。
二、政治清算
古代的政治斗争非常残酷。为了防止失败者翻身,战胜者应该清算战败者的亲属和下属,即使仆人不能留下来。
作为皇帝,受他恩惠的人并不少,如果留下活口,以后报仇就会伤害无穷。
作为宫中的一个女人,她要么和朱允炆同床共枕,要么是伺候他的人。她和他有很深的感情。如果她离开他们,会危及她的安全,她必须摆脱它。
三、消除隐患
如果宫里的女人是妃子,她们很可能会有朱云文的血。如果她们放过他们,让他们去民间,如果她们将来生孩子,她们将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作为叛乱的号召。
在古代,没有DNA技术,就无法证明生孩子的身份,但正是这样,才会给别人一个机会去混淆真假。
如果宫里的女人还活着,她们就知道宫里有太多的秘密,民间也会传播八卦,诽谤朱家和朱迪的光辉形象。
[img]200075[/img]
有人说朱棣进宫杀宫女,史料中没有记载。当然,明史上也不会有记载,否则史官们会搬家。
但是朱棣在占领应天(南京)之后,肯定有一定范围的屠杀。
[img]200076[/img]
朱迪不仅杀死了建文帝的三个弟弟,还迫使建文帝的长子“失踪”,并囚禁了建文帝的母亲。
当时宫里有无数的太监和宫女被杀。毫无疑问,朱迪是暴君。
朱迪被证明是暴君,他杀了方孝茹。
方孝孺因为拒绝而开始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被朱棣凌迟处决,还杀害了10人,共873人。
如果人们不为你起草诏书,他们最多可以囚禁他。一个文人还能做什么?此外,你甚至不能告诉别人的家人。不起草诏书不是滔天罪行。即使你犯了最好的连,你最多也是九个家庭。你为什么滥杀?
[img]200077[/img]
首先,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说:在城下的日子里,彼必不降,幸不杀之。杀孝茹,天下读书种子绝对绝对。成祖点之...说: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茹在地上投笔,又哭又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活诸市。
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选自《明史·方孝茹传》)文皇也降志乞草,先生怒骂不已,聚宝门外。年四十六。死者847人。崇祯末,文正。-黄宗羲
朱迪也被称为永乐大帝,一手创造永乐盛世,但在他的繁荣时期,我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无辜的尸骨。
古语云:一将成千上万的骨枯,盛世明君的诞生并非如此。
朱迪攻入皇宫后为什么不急着登基? 朱棣大开杀戒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