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之战终于在最新的剧集《大秦赋》中开始。对《大秦赋》来说,中间有很多剧集,都是围绕着老艾、赵姬太后、吕不韦展开的。而这,自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当然,秦王嬴政在剧集进入后半部分时,不仅平定了老艾之乱,还顺利废除了吕不韦的相邦一职。而这促使秦王嬴政真正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开始统一世界。
通过《大秦赋》,我们可以发现,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即使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也不是秦的对手。也就是说,秦王嬴政亲政后,秦的综合实力粉碎了山东六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秦灭六国之战一帆风顺。换句话说,一场战斗的胜利并不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兵力等客观因素,而是直接关系到将军的指挥能力。
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李牧不止一次击败秦军,客观上阻碍了秦朝灭赵的进程。相应地,支持楚王即位的项燕也取得了重创秦军的成绩。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这两个人是如何击败秦军的,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img]200064[/img]
一方面,就李牧而言。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灭赵(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时,以王坚为主,分兵两路攻赵,夺取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个城市。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相持。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胡虎。
公元前233年,桓公带领军队东出上党郡。越太行山从北路深入赵国后方,占领了赤丽、宜安(今河北省蒿城西南20里),进攻赵国后方,直接进入邯郸,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他为将军,率所南下,指挥所有赵军反击秦军。李牧率领边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高涨,如匆匆战斗,势难取胜。然后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如果敌人累了,等待反击的机会,拒绝出战。
秦军疏于戒备后,李牧抓住机会占领秦军营地,俘获了所有留守秦军和行李。李牧判断桓将回救,于是部署了一支由正面阻击敌人的部队,并将主力部署在两翼。当前面的赵军与撤退的秦军接触时,他立即命令两翼的赵军进行钳攻。经过激烈的战斗,秦军被打破了。在这场战斗的胜利中,李牧因功被命名为武安军。
[img]200065[/img]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分两条路进攻叶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也被李牧军击败。因此,很明显,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两次击败秦军,这自然使秦军不得不调整矛头,先消灭弱小的韩国。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始皇嬴政消灭韩国,军队利用赵国的饥饿机会从两个方向攻击赵国。王坚利用赵王迁平庸无知、宠臣郭开贪财、嫉贤嫉能的弱点,使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诽谤,随后命令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被赵王迁杀害的李牧拒绝受命。
公元前228年,王坚乘势攻打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因此,李牧被冤杀,直接导致赵国灭亡。当然,名将李牧也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例如,在唐代,礼仪使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64人,并为他们设庙,包括“大将军武安君李牧”。同时,只有孙膑、田单、廉颇、赵奢、王坚被列入庙名单。宋朝宣和五年来,宋朝按照唐朝的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包括李牧在内的72位名将中。
[img]200066[/img]
另一方面,就项燕而言。项燕(-公元前223年),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泗水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据《史记》记载,项燕世代为楚将,家族封于项。
公元前225年,秦国将领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李信攻打平舆,蒙田攻打宿舍,击败楚军。李信再次攻击炎营,攻克了这座城市,于是带领军队西进,到城父与蒙田的队伍相遇。项燕趁机跟随李信,三天三夜不停地休息,反击,击败李信的军队,进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杀死了七名船长。李信率残部逃回秦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让秦军损失惨重,更让秦王嬴政怒不可遏,不得不让老将王坚出马。更重要的是,20万大军灭楚计划失败后,秦始皇只能举国之力,将60万秦军交给王坚。
公元前224年,秦国将军王坚率领60万军队进攻楚国。楚国人得知王坚增兵后,派出楚国全部兵力抵抗秦军。王坚下令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项燕带领军队多次挑战营前,秦军从未出战。王坚让士兵们每天休息、洗澡,享受良好的饮食,安慰他们,亲自和他们一起吃饭。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坚派人打听:“军中玩什么?“士兵们正在玩投石、跳跃的游戏。王坚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这时,楚军既然不能与秦军交锋,就向东挥师。
[img]200067[/img]
在此背景下,王坚立即带领军队追赶,让壮士们发起突击,打败楚军,直到齐县南部,项燕战死,楚军崩溃逃跑,楚国灭亡。因此,项燕虽然击败了年轻气盛的李信,但很明显。然而,面对老谋深算的王坚,项燕终于棋差一招。项燕阵亡后,楚国面临着与赵国相同的局面,只能接受灭亡的结局。当然,与李牧不同的是,项燕虽然被杀,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孙子项羽,还是帮项燕报仇。
秦末,项羽跟随叔叔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项羽营救赵王赵歇后,项梁阵亡。破釜沉舟,击破张邯和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值得注意的是,王离是秦国名将王坚的孙子。因此,王坚虽然击败了项燕,但当这两位名将的后人展开较量时,是项燕的孙子项羽获胜。经过这场战争,秦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项羽率军攻破关中,举行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秦王嬴子婴,彻底消灭秦朝。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秦灭六国时,大败秦军的项燕和李牧,他们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