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年,刚回长安城的唐熙宗惊魂未定,被迫再次逃离京城。原来,河中节使王重荣与宦官田令孜争夺盐池,从而引发战争,“重荣召晋兵犯京师,喜宗幸凤翔”。唐熙宗觉得凤翔也不安全,于是“移幸兴元”。在此期间,有一位护驾功臣,他救了唐熙宗,后来却被排挤,最后割据一方,自立为帝!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健!王健是徐州舞阳人。他看起来很漂亮,“眉毛很广,鲶鱼也很漂亮”。王健年轻时,是村里的流氓,“屠牛、偷驴、卖私盐,人们称之为小偷八”。王健曾经成为一名逃犯,然后参军,“后来是忠武士兵,稍微搬到了将军”。
[img]199452[/img]
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占长安城,唐庚宗仓促逃离蜀中。此后,唐朝组织军队与黄巢作战,包括王建所在的忠武军。此时,王建已成为忠武军的八大首都之一,领导了1000名士兵。随后,忠武军分裂。王建等五位首都率领军队进入四川,投奔唐庚宗。“唐庚宗非常高兴。”他看着十军的军容,使田令孜,使孜以建为养子。”。
唐熙宗回到长安后,非常信任王健等人,任命他们领导神策军(即禁军)。王重荣入侵长安,在逃离兴源的过程中,“以建为清道使,负玉玺服从”。当时栈道被烧了,道路很难走,“建造和控制西宗马,冒烟”。晚上休息的时候,唐熙宗枕着王健的膝盖睡觉,“感觉,哭泣,解开皇家的衣服”。
然而,随着义父田令孜的失权,拯救皇帝的王健被排除在外。宦官杨复恭成为左神策的中尉,观察军容。他上台后,王健被迫离开神策军担任利州刺史。这时,王健对唐朝失去了信心。来到利州后,他招募了军队和网络人才,积极扩大自己的实力。经过十年的努力,王健完全掌握了西川和东川,即四川今天的大部分地区。
朱文废除唐朝皇帝后,自力更生为皇帝,建立了后梁政权,并派使者抚养王健。王健拒绝承认后梁的正统性。相反,他写信给其他政权,呼吁士兵攻击朱文。然而,“四方都知道这是不诚实的,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王健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自力更生为皇帝,另一种是继续打着唐朝的旗号。王健选择了第一条路。
907年9月,王健带领官员和人民哭了三天,表达了他对唐朝灭亡的悲伤,然后成为皇帝。他的国家名字叫大蜀,历史上被称为前蜀。虽然王健出身鲁莽,没有文化,但他非常尊重学者。”虽然蜀主不知道书,但他很容易与学者交谈,也很清楚真相。”许多唐朝学者逃到四川避难,王健重用,“所以他的文物有唐朝的遗产”。
王健统治期间,前蜀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可以说是乱世中的净土。19918年,71岁的王健死于疾病,他的儿子王燕继位。王燕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昏君。在他的统治期间,他傲慢自大,最终失去了父亲辛辛苦苦建立的国家。俗话说“创业更难”。
王健:救了唐朝皇帝,后来成了五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