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四》收录了李斯的《劝逐客书》,这本书不仅文采斐然,辩论极佳,而且博引古今,规模宏大。
李斯不仅改变了本该被遣返的命运,还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最终成为枢机之一,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途。
秦王政九年后,老艾和太后的丑闻被曝光,秦王怒不可遏,夷老艾三族,震惊朝野。连相国吕不韦都参与其中,史书上说“王以文相信侯奉先王功大,不忍受惩罚”。
要知道,吕不韦是一个被吕不韦提拔出来的人,而吕不韦又是一个卫国人。
秦穆公时期以来,秦国就有重用外国人的传统。自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这一传统得到了发展和扩大。秦国的贵族基本上都是外国人,代代宰相都是外国人。秦国当地的贵族很生气。
他们认为外国客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你看,在其他国家,哪一个不重用当地贵族?为了赶走这些客人,他们联合起来建议秦王,借口说:“这些人来秦国只是想赚一笔钱。他们的胳膊肘总是向外拐,这是不可信的。”鼓励秦王追逐客人。
[img]198942[/img]
这件丑事可以让人脸红,秦王也是这样的性格。自然,他很生气,担心没有地方发泄,所以他接受了贵族的意见。
咸阳市立即展开了一场大搜索,所有外国客人都将被逮捕并遣返中国。作为一名楚国人,李斯自然被列入遣返名单。此外,他是吕不韦推荐的,所以他无法逃脱。
第二年,连丞相吕不韦都被罢官,被赶回封国洛阳。
李斯不仅没有被遣返,还因为他出色的文采和见地而受到秦王的赏识。
开场:事实胜于雄辩
当地贵族赶走客人的原因是非常不稳定的。秦王在听之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李斯一开始就要列举事实,让秦王明白“外客”不辜负秦。
李斯列举了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们都使用了许多外国客人: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重用蛮夷人、楚人百里奚、宋人简叔、晋人丕豹、公孙支。这些都是秦穆公时代的名臣。秦穆公通过重用他们,完成了并国二十的伟大事业。
秦孝公重用卫国商鞅,实施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秦国有今天离不开商鞅的功劳。
秦惠王重用魏国的张仪,破坏了山东六国的合纵,然后才敢蚕食中原,夺取大片土地。
[img]198943[/img]
说,外客辜负秦国的地方是什么?
李斯在这里写道,秦王心里有点感触。
李斯在书中用激将法,通过拿人才和珠宝进行比较,劝诫秦王:
秦王宫里的宝物有和氏璧、随侯珠、昆山玉、太阿剑。这些宝物在秦国是不能生产的,都是外来的,秦王放不下。
在秦王宫,郑国的美女和音乐非常受欢迎,也深受秦王的喜爱。
秦王只爱外国宝物和美女,不爱外国人才吗?
那些珍宝和美女,只要能被国王喜欢,就能被宫殿接受。然而,一些从心底想忠于秦国的人才,国王不管好坏,都想放弃他们。
王者只爱惜享乐器具而不爱惜治国人才吗?恐怕这种做法不利于你在诸侯中称霸。
[img]198944[/img]
《鬼谷子》中有一句话:用利益诱惑别人,用威胁威胁别人,更有利于别人同意你的意见。
李斯讲述了外客对秦国的好处,也讲述了驱逐外客对秦国的坏处:
江海不拒绝每一条细流,才能实现它们的博大;泰山不拒绝每一颗沙石,才能实现它的雄伟。
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它必须吸引人才。现在秦国赶走了所有的人才,就是强迫他们去其他国家,为秦国的敌人效力。
这种做法就像给强盗财粮,给敌国兵甲,削弱自己,给敌国创造机会,真的是不可能的!
六国一直是秦国的竞争对手,六国强则秦国衰,李斯向秦王展示了驱逐外客的威胁,秦王看完后立即改变了主意。
这封“告诫”不仅让李斯留在秦国,也展现了李斯有远见的目光,让李斯得到了秦王的赏识。从此,李斯成为嬴政最有效的助手,最终成为秦国的开国英雄和丞相。
《劝逐客书》的内容是什么?秦王是如何欣赏李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