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末将领那么多 为什么史官对孙传庭的评价这么高?

说到明末将领,我相信,即使是对明史一无所知的朋友,也一定是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洪承类、祖大寿等众多名将第一次浮现在脑海中。

另一方面,明末著名将领孙传庭的存在感可能没有袁崇焕那么强烈。然而,在史书中,史官对孙传庭的评价远高于明末其他将领。

以《明史》为例,它先后给了孙传庭“传庭死,关内无坚城”、以及对“传庭死而明死”的高度评价。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句话不是对孙传庭的评价,而是对当时形势的总结。

[img]198027[/img]

毕竟孙传庭1643年10月初三战死的时间离1644年4月22日清军入关不远。

的确,可以理解的是,孙传庭战死时,明末袁崇焕、卢象升等名将早已因各种原因去世。

洪承类、祖大寿等将才虽然还在,但也明显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将才凋零的困境,更无法挽救明朝的颓势。

但是,从孙传庭的一生来看,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孙传庭确实有能力承受这种“传庭死而明死”的高度评价。

[img]198028[/img]

孙传庭具有优秀的战略意识

既然孙传庭是明末将领之一,要带兵打仗,那就从将领必须具备的战略意识入手。

早在崇祯十年,为了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兵马,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就提出了一个名为“四正六角”的战略方案。

说白了就是在各地增兵,然后通过加强各地将领的信息交流,将各地相对分散的部队合并成“大网”,实现对流动起义军的追捕和拦截。

[img]198029[/img]

乍一看,这种等待工作的策略真的没有问题,可以让明军从被动转向主动。而且在实施之初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孙传庭从杨嗣昌提出这一战略时就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认为“一向贼势,张则四出,困则归秦,贼之地在秦明。”

这样,虽然明军似乎在等待工作,但实际上他的军队太分散了,给了李自成等起义军占领秦地的机会。这张“大网”不是浪费了吗?

更不用说义军占领“秦地”了,也就是陇右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之后,还是有地理优势的,明军进去也没那么容易。

[img]198030[/img]

果然,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利用明军将领之间的矛盾多次突破包围圈,袭击襄王朱义铭后,杨思昌的“四正六角”战略计划终于以失败告终。

留明朝人民承担增兵增薪造成的财政负担,得不偿失。

显然,虽然这种情况不能清楚地表达孙传庭的战略意识有多突出,但作为一名将军,在制定战略时所需的前瞻性,以及结合实际多角度分析的将军素质。

孙传庭无疑足以称得上是比较优秀的。

[img]198031[/img]

孙传庭能力出众

同时,孙传庭除了具有相对优秀的战略意识外,个人能力确实出众。

就像崇祯九年七月一样,是时候,明末起义军中的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带领军队一路直接指向西安。结果,他在半路上被明军埋伏,被俘。

俘虏高迎祥的明军将领是刚到陕西就任巡抚的孙传庭。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不是很正常。毕竟,明末的起义军大多由普通人组成,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明朝正规军的对手将由孙传庭率领。

但事实上,孙传庭在崇祯九年三月被调到陕西后,虽然西安四卫的账面上有“屯军二万四千,田二万多顷”的数据。

但由于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已是“田归豪右,军尽虚籍”

顾名思义,西安四卫在孙传庭任陕西巡抚时,实际上面临着严重的缺兵缺薪问题。

[img]198032[/img]

然而,经过孙传庭“严格征发期会,一从军兴法”等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兵力依然不足,只有“万一千奇”,但战斗力却明显提高。

而且在“田”上,就像“年收屯班银十四万五千多两,米麦万三千五百多石。”

一方面,西安四卫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不再缺薪。

另一方面,也说明孙传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安四卫缺兵缺薪的问题,即“土地兼并”。

当时,事实上,不仅西安四卫面临着土地合并的问题,明朝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如果推广,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治愈,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有助于逆转明朝的衰落。

[img]198033[/img]

另一方面,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洪承类、祖大寿等明末将才在战略意识上也非常出色。

然而,在能力方面,相当一部分将军只体现在明朝廷斥巨资、强者云集的“关宁军”上。

[img]198034[/img]

在这一点上,孙传庭手下的秦军虽然战力不如关宁军,但如果把两军都放在同一个起点。

孙传庭不依赖明朝廷,完全依靠自给自足一步步把秦军带出来,无疑不弱于孙承宗和袁崇焕,他们组建了关宁军。

因此,《明史》对孙传庭“传庭死亡明亡”的高度评价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孙传庭无论如何都买得起这个评价。


明末将领那么多 为什么史官对孙传庭的评价这么高?明末将领那么多 为什么史官对孙传庭的评价这么高?

,,,,,,,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明朝的人一日三餐吗? 他们通常吃什么
  • 明朝人的饮食习惯也是一个从节俭到奢侈的过程 明朝成立后,经过多年的战争,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面对民生萧条,明朝太祖朱元...

  • 清朝为什么要大肆开始明朝的宗室? 他们真的被清朝屠杀了吗?
  • 历史上的朝代不断变化。新皇帝的国王通常会为上一个皇室做出足够的努力,比如善待投降的皇室。当他们有钱的时候,他们会修理...

  • 明朝的张居是一个每天都要精心打扮的漂亮男人?
  • 明朝的张居是一个每天都要精心打扮的美男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文章。 [img]136075[/img] 古代士大夫的外表怎么样?公众...

  • 明朝最糟糕的礼部尚书陈迪因反对朱迪而被五马分尸
  • 众所周知,朱迪皇帝的位置是不正确的,这是谋反而来的。许多建文帝的老大臣看到他很不高兴。礼部尚书陈迪就是其中之一。当然...

  • 为什么要设立内行工厂?是什么样的组织?
  • 明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历代皇帝建立了许多组织,如锦衣卫、西厂、东厂等。这些组织属于皇帝。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皇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