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末期楚国与秦国抗衡的原因与春申君黄歇有关

春申君黄歇

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改编自小说《大秦帝国》,由延艺、顾其明、强龙、刘永涛、李梦、张健、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吴君梅等主演。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坚等文臣的帮助下,消灭山东六国,统一世界,建立秦朝的故事。

[img]197740[/img]

在《大秦赋》的开头,是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邯郸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秦朝向王派出的军队最终输给了由魏、楚、赵组成的联军。在这场战斗中,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本文中提到的春申君黄歇也带领楚军在邯郸之战中支援赵国,然后共同攻击秦国,遏制秦国的外部扩张势头。

战国后期,楚秦的反复进攻不仅不得不多次迁都,而且失去了大片领土。然而,当春申君掌管楚国的权力时,他努力使楚国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楚国能够在战国末期与秦国竞争的原因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上春申君的黄歇。

@ 黄歇(前314-前238年),楚国人(荆州监利人,黄川人,有争议),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年轻的时候,到处拜师游学,见识渊博。他以卓越的辩论赢得了楚顷襄王的赏识。战国时期,人才能否被君主赏识,往往需要高超的表达能力,不如李斯、张毅、苏秦、商鞅等。

[img]197741[/img]

公元前298年,秦国大举出兵攻打楚国,夺下巫郡(今重庆东部)、黔中郡(今湖南、重庆、贵州交界处)两个县,公元前278年攻下楚国都城严颖(今湖北江陵),向东直打至陵(今湖北天门)。楚顷襄王被迫将都城向东迁至陈县(今河南淮阳)。这时,楚顷襄王急于与秦国和解。于是在公元前272年派遣辨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

当时,秦昭襄王派白起救韩国,与魏赵联军作战,在华阳击败他们,俘虏魏将领芒毛。韩国和魏国都向秦国屈服,并服从秦国的命令。秦昭襄王已命令白起与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正准备出发。因此,对黄歇来说,这次出使秦国,可以说是肩负了重任。当然,秦昭襄王最终被黄歇成功说服,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派使臣送给楚国厚礼,与楚国结盟。

接受盟约后,黄歇回到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作为人质前往秦国,秦昭襄王将他们拘留了十年。与楚国结盟后,秦国又把重点放在了三晋身上,有了长平之战和大秦赋开始的邯郸之战。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不同意楚国王子熊完回楚国。黄歇知道秦国总理范菊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菊。范菊把黄歇的意思传达给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让熊完师傅回去探究楚顷襄王的病情,回来后再做打算。

[img]197742[/img]

然而,黄歇显然不愿意等待。如果太子熊不能及时回到楚国,那么楚国君主的宝座很可能是易主。对此,《大秦赋》中的赵悼襄王,正是原王子被秦国拘留,才能登上赵国王位。在黄歇的帮助下,太子熊完全逃离了秦国,回到了楚国,并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历史上的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并被授予淮河以北十二县封地。就像吕不韦支持秦庄襄王即位,最终被封为丞相一样,黄歇也被楚考烈王封为丞相。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楚国并没有设立丞相一职,而是用令尹代替,即楚国令尹等于丞相。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的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在长平战役中损失了数十万大军,难以抗拒同样激烈的邯郸战役。为此,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求救,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领兵救赵国。与此同时,魏国还派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败秦国,解除邯郸之围。

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邯郸之战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了近20万秦国军队的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换句话说,正是邯郸之战使秦昭襄王无法统一六国,这给了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一个大舞台。

[img]197743[/img]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因此,对于始于西周初的鲁国来说,最终成为楚国的疆域,这无疑增强了楚国的实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赵灭鲁的援助,春申君黄歇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楚国再次繁荣强大。公元前256年,秦国摧毁了西周国家(与西周国家不同)。同年,居住在西周国家的周红王去世,周朝作为天子之国不复存在。

公元前249年,秦国秦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宰相,带兵摧毁东周国。在这方面,在我看来,面对秦国的重攻,山东六国自然感到不安,这给了春申君黄歇再次进攻秦国的机会。

@ 春申君与平原君、信陵君在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国。现在,他想复制这一成就。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心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无法遏制,于是相互订立盟约,共同讨伐秦国,让楚考烈王担任纵约长,让春申君实际执行事务。山东六国(实际上是五国,齐国没有参与)组成了一个联合纵向攻击秦国的联军。黄歇任命庞宇为联军主教练。联军曾攻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秦国向全国士兵出关,六国联军战败逃亡。古装历史剧《大秦赋》一度接近秦都咸阳之战,正是这次合纵攻秦之战的体现。当然,这场战斗还是没有成功。

[img]197744[/img]

战后,楚考烈王将失败归咎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黄歇。楚考烈王于公元前238年去世,李园率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刺客。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派刺客从两边夹住刺杀黄歇,斩首,扔到棘门外。同时,派官员到春申君家全门抄斩。在电视剧《大秦赋》中,李斯等人出使楚国时,恰好遇到了春申君被刺杀的场景,这无疑与历史情况相一致。总的来说,随着楚考烈王和春申君的相继去世,曾经复兴的楚国终于衰弱了,最终被秦始皇嬴政淘汰。


战国末期楚国与秦国抗衡的原因与春申君黄歇有关战国末期楚国与秦国抗衡的原因与春申君黄歇有关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

  •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的结局是什么?经历了什么?
  • 乐毅伐齐后齐国的命运 一、引言 乐毅伐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战国时期燕国与齐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本文将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