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寇白门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继续往下看。
寇白门:侠骨葬空山,鹃花泪斑斑
作为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可能是最不出名的,与陈圆圆、李香君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奇怪的是,她是最传奇的女人,但她的名声并不突出,想想真的有点难以置信。 从她的名字来看,也有点奇怪,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像一个温柔的女人的名字,而是一个江湖侠客。 事实上,白门只是她的话。她叫寇湄公河。这是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哈,只是人们习惯叫她的话。相反,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原因可能是她骨子里真的有虎虎侠女的英雄气概。最适合叫寇白门。 据余怀的《板桥杂记》记载,“白门妓娟娟静美;跌宕起伏,能度曲,善画兰,相知年韵,能吟诗,但滑易不能竟学”。看来寇小姐还是个色艺双绝的美女。另外,其他野史记载她也“擅长驰骋,英人侠骨”,这在八艳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然而,她的最终结局是她一生的悲惨,也是八艳中最悲剧的人物。
[img]197720[/img]
寇白门一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她的出身与八艳中的其他人截然不同。我看到很多人说她出生时是妓女,她的生活经历似乎很悲惨。事实上,她既不是一个家庭,也不是一个生活计划;她从小就没有被卖过。她是一个真正的大家庭,有着丰富的家庭道路。她是金陵钞库街著名的寇家庭院。然而,寇家世代都在做青楼生意,生意一直在蓬勃发展,在金陵也很有名。
妓女行业虽然一直为人所不耻,但却是官家认可的合法行业,金陵作为六朝古都,自然占有先天优势。寇家以此为业,没人能说什么。但根据我的感觉,贩毒者不吸毒。当然,也有一些小混混吸毒贩毒的人,但他们毕竟是不能放在桌子上的人。而这寇家为什么让自己的女人也参与其中,这个我真的不太懂。 作为家传祖业,我不知道寇白门是否喜欢她的职业。不知道她是自愿还是被迫投身于此。但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脾气很固执,自立规矩卖艺不卖身,用一句“出污泥而不染”来形容她,当然是最合适的。
她17岁进入这个行业。在里面混了不久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被国公朱看中了。朱以盛大的排场嫁给了秦淮歌女寇白门。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少的夜晚。在5000名士兵手里拿着一盏“双喜”的大红纱灯的包围下,随着唢呐的震撼和礼炮的惊天动地,寇白门坐在八抬轿子里,高调地进入了保国公的大宅,远离皇室。 但好景不长,随着清兵南下,南明小朝廷在钱谦益一群重臣的带领下开门迎降,这个国家的爷爷自然也在其中。为了防止这种变化,清朝命令他北上,于是他带着全家来到北京。然而,他没有混合一官半职,就像软禁一样。他的妻妾成群结队的国公爷坐着吃饭,费用巨大,时间不长就很难维持。于是,他想把这些小妾全部卖掉,以换取打点的银子,以换取官当当。
[img]197721[/img]
朱国比就像一个收藏家,寇白门是他的收藏品。虽然他很喜欢,但当他需要钱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卖掉它,所以寇小姐无法逃脱这场灾难。
遇到这个变化,寇白门显得很平静,她对朱国璧说:“若卖妾身所得不过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万金报公。朱思想了半天才答应,寇便带着丫鬟回到金陵。 书中,寇白门匹马短衣,带丫鬟南归。神奇的是,她真的得到了2.2万银子托人带给了国公爷,这个臭男人竟然有重修旧好的意图,被一口拒绝了。 后人有诗赞:“短衣风雪归金陵,红豆飘弱不胜。尝了十万以上的聘钱,哪堪重论江纱灯!”
寇白门又回到了秦淮河。这时,她不再是那个有梦想的女孩了。她肆意行走,筑花园亭,结客,喝酒,唱歌或哭泣,哀叹美丽的暮色,哀叹红豆的漂浮。她已经从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女士变成了一个大胆的女人。
她不想振作起来。她曾经嫁给过扬州的一个孝顺的人,曾经和他的丈夫和妻子在一起,但很难满足寇美人的愿望。结果,婚姻没有改变她的世界观。最后,她仍然带着新的伤害再次回来。
[img]197722[/img]
虽然她过着妓女的生活,但她怀念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这时,一位姓韩的书生出现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块小鲜肉。这时,寇白门已经老了,但他的心不会死。他的钱换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她不认为他很穷。当一张小白脸长大后,她希望能在他身上得到爱。也许她太渴望爱了。她被这张小白脸的甜言蜜语迷住了,为他花了很多钱。
然而,这一次,寇白门又环顾四周。韩小白的脸是一个像李佳一样忘恩负义的人。寇白门病重,需要他陪伴时,他拒绝和其他小姐调情。不仅如此,他还调情她的女仆。这让寇白门受了重伤。打了女仆后,她的病情恶化了。从那以后,她就病不起了。不久,一代女侠在秦淮河上消失了。
故事应该在这里结束,但还有更令人难忘的事情。据后人推测,寇白门侠女的意义实际上是在抗清斗争中拥有她的力量。在我看来,这有点脑洞大开。
虽然现在知道寇白门的人不多,但寇白门死后,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敬佩。歌声无穷无尽,包括吴梅村、程穆衡、钱谦益、闵华等大文人。这个结论是从他们留下的许多话中推断出来的。 说清楚不容易。结论是寇白门其实是一个像西施一样的间谍,也是一个像柳树一样从事抗清斗争的女侠。吴梅村有一首诗“一哥西施计自深”,把她比作西施一样的间谍;闵华说得更直接,“百年侠骨埋空山,谁洒鹃花泪?齐葛嫩,一为生节,一为生。”
[img]197723[/img]
“鹃花泪点”这个词经典了蜀王杜宇亡国的过去。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两句:“齐葛嫩,以芳名为生,以生日为生。”葛嫩是葛嫩娘,与寇白门同时期的秦淮名妓,嫁给了将军孙临,这是秦淮名妓中唯一一个在抗清活动中慷慨困难的人。闵华和葛嫩娘比寇白门,也就是说她和葛嫩娘一样,也是一个为抗清大业而生的人。
我不敢随意定义这些评论。草灰蛇线时间长,既没有铁证支撑,也没有案卷可翻,很奇怪。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寇白门是一个普通的绝色歌伎。没有必要把她想得那么深,那么伟大。没有信息证明她为抗清大业做出了什么贡献。至于她为什么被称为女侠,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她似有似无的抗清,而是意味着她勇敢地自救,独自骑南下的勇敢姿态可能更合理。
秦淮十里,金粉楼台。秦淮风月见人心,那些无处安放的灵魂想改变命运,但命运却一直在戏弄他们。寇白门从世袭妓女嫁给了世袭爵士。她以为自己17岁就能骄傲地脱离苦海。但她不知道风景婚姻背后有无尽的冷落和鄙视。
她被称为“侠女”,不是她武功高强,剑走天涯,就像现代女强人一样,不是这个女人真的强,而是她背后没有强大的男人可以支撑她。她的勇气和气魄,赎罪和挽回,最后都是竹篮打水。她是最悲伤的女人,与时代和婚姻有关。青楼女人,一池滚滚,一生悲伤,命中注定。
寇白门:秦淮八艳最有特色的想法,结局也最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