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明朝人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他出生在一个农民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世界的痛苦,憎恨贪官。他登基后,大力推进廉政,严格整顿当时的官僚制度,打击了许多贪官。他的手段残酷而令人发指。但你真的认为朱元璋只虐待富人吗?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事实上,朱元璋对普通人的政策也很残酷,甚至比富人还要好。
[img]197453[/img]
朱元璋
暴力移民明初
明初,世界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全国人民不聊天,人民四处逃亡。朱元璋的家乡凤阳是人口流失极其严重的地区之一。
当时,朱元璋回到家乡视察,面对一片荒芜的景象,他痛心疾首地说:
"...(凤阳)人稀少,田野荒芜。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迁徙到其他县,不得归乡,骨肉离散,生意耗尽。"
@ 朱元璋渴望解决这种情况。尽管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他使用的方法却有些操之过急。怎样?强制移民。
在明初的移民活动中,移民人数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朱元璋名义上鼓励了这些被迫离开家乡的人,但离开家乡的痛苦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真正弥补。“问我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著名的谚语表达了移民的无助和痛苦。
[img]197454[/img]
洪洞大槐树
移民政策对移民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以凤阳为例。为了尽快繁荣家乡,朱元璋在十年内移民到这里10万人。然而,这里贫瘠的土地无法支持激增的人口,导致已经贫困的凤阳生活条件恶劣。
当地人曾编造民谣讽刺朱元璋的行为:“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朱皇帝出生以来,十年就有九年荒。”朱元璋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大多数人流离失所。
[img]197455[/img]
明朝移民
严格控制农业种植作物
明朝时期,朝廷对人民的管理非常严格,更不用说说说说错话了。朱元璋甚至为人民规定了种植作物的死亡。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种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
如果有人拒绝接受呢?当然,这是一个沉重的惩罚!朱元璋规定,无论种植作物多少,都是对天子的不尊重,农民必须分配到云南充军。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拒绝接受。经过统一的农业调整,明朝桑树和大麻的产量确实迅速增长,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人们的血液和眼泪。对于那些根本不适合种植桑树和大麻的地方,农民只能一点一点地探索种植的方式,但往往效果不大,无数人的家庭破裂了。
[img]197456[/img]
朱元璋 剧照
繁重的赋税兵役
让我们来看看明朝的税收。首先是大多数人必须支付的田赋。明朝的土地分为民田和官田。顾名思义,官田是国家的土地,民田是个人私有的。明朝对这两片土地有不同的税收标准:
“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少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有官田一斗二升。”
但从这个规定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苛刻的。但事实上,这只是名义上的税收标准。在明朝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人们最多要缴纳的税款可以达到7倍。后人曾评论道:“国家服役的首要任务是江南,在江南县,莫苏和松若也。”
至于兵役,就更重了。明代的兵役分为甲役、杂项和均匀的兵役,种类繁多,但都能让人活活累死。如果有人想逃避兵役,那简直是异想天开。一个想逃跑的普通人,很容易被政府抓住,最后100后回去继续服役。
@ 虽然朱元璋出生在农民身上,但他在成为皇帝后并没有为人民设身处地。相反,他对他们进行了更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从表面上看,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也很美丽,但我只是不知道当时的人们会有什么感受。
[img]197457[/img]
朱元璋 剧照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朱元璋在位时只虐富人吗? 事实上,人们也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