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曹操屠杀吕伯豪一家,是不是冤杀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曹操和陈宫逃离董卓避祸。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吕伯豪的家,住在家里。一家八口因怀疑吕伯豪的家人会谋杀自己而冤枉了吕伯豪,逃跑后又杀了吕伯豪。
明代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加工了这段历史,成为小说中曹操名言“宁愿教我负天下人,也不愿教天下人负我”的来源。《三国志》中曹操伤害吕家人的根本原因写道:“他的儿子和客人一起抢劫了太祖”。曹操屠杀吕伯豪的家人是否被冤枉并杀害只有九个字。
[img]197159[/img]
根据上述情况,曹操在逃跑的过程中带了很多人去投靠吕伯豪,但他不在家,因为他出去工作。他的五个孩子招待了曹操。突然,曹操和他的团队听到外面有磨刀的声音。事实上,这些人准备抢劫曹操,所以曹操带着亲信进行了屠杀。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吕二人不是一面之交,只是早有故交,曹操杀的也不是吕家的所有人,只是除了吕公之外的吕家。
《三国志》中的这段记载来自《魏书》。从这个名字来看,不难理解这本书记载了曹魏皇族的历史,作为曹魏皇族推荐的史书。
许多人认为,这本书不可避免地掩盖了曹操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记录的内容对我们掌握曹操仍有参考意义。
[img]197160[/img]
这件事经常记录在《魏书》中,很大一部分根本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曹操的勇敢和敏捷。如果这件事真的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吕氏家族被冤枉杀害,《魏书》就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包括在百度里。
这件事也记载在《魏晋世语》中,其中记载的内容与《三国演义》中记载的非常相似。这是因为这本书是在南宋成立后写的。当时司马家族已经成功夺取了帝位,掌握了势力。“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当高级官员进行历史修订时,他们肯定会根据抵制前朝来赞扬今天。从这些方面来看,这本书对曹魏小故事的记录有偏见。因此,吕伯豪家族的记载也很有可能进行生产加工。
[img]197161[/img]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演变中的许多客观事实被扭曲,许多角色被“戏剧化”。在很多人看来,坏人只是坏人,好人总是好人。
但事实上,历史是变化的,人的本性是非常复杂的,这不是一件事,一句话就能全面展现出来。“曹操”可以穿越古代几千年的历史,被当代人探索和讨论,这足以表明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探索的方面。徐绍曾评论曹操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短短十字勾画了曹操的一生。曹操的用兵之道,用人之道非常值得现代人学习效仿。
吕伯奢一家真的被曹操杀了吗?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