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亡后,为什么“老秦人”没有人复国?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被称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秦始皇”。前210年,秦始皇在游行中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他的儿子胡亥即位,是秦二世。秦朝虽然历史上影响很大,但只滥用民力,统一了15年。前209年,陈胜和吴光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前207年,秦朝灭亡。
[img]196127[/img]
众所周知,秦朝是一个寿命短的王朝,只存在了16年;秦朝被刘邦、项羽等反秦义军击倒后,进入楚汉争端四年多,随着刘邦赢得汉朝的建立。那么,为什么秦末山东六国大多再次建国,而秦人却没有复国呢?针对秦人复国的问题,为什么不从时代背景和实际概率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呢。
首先,在项羽分封十八个诸侯国的情况下,原秦地的一些地区被分配到原秦国的三位将军,即章邯、司马懿和董欣。项羽稳定秦地是一个考虑,他们创造了一个王子来管辖原来的秦人;此外,旧秦国的巴蜀、汉中等地被封为汉王刘邦。可以看出,分封制的目标不是秦国的旧王室,而是秦国三国武将全部撤军项羽,这与项羽杀死秦国嬴姓家族有很大关系。正统上,秦国失去了复国的基础。
[img]196128[/img]
不久之后,刘邦的军队向北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约定三章,刘邦忠于人民,得到了普通秦人的支持,特别是地区老年人的支持,并稳定了脚跟。因此,他基本上与项羽作战。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直系王室和项羽对秦人的恐惧和分割,使秦人难以恢复中国。
从实际概率来看,秦人复国在汉代成立后是不可能的。由于汉代能够创造自己,这是许多老秦人适用的结果,刘邦的军队和政党占了很大比例。项羽在河南新桥杀害了35万名秦精英士兵。后来,诸侯侵略军进入海关后,他们大张旗鼓地抢劫了他们。秦人顶层的核心人物被消灭,缺乏坚实的能量枢轴,坚实的能量是复国的基础。
另一方面,刘邦善于充分利用和取悦人民,成功地将楚地下属与秦地下结合在一起,然后建立了一支不屈不挠的军队。正是在秦朝的后面,刘邦才能在信阳盟军中与项羽多次僵持。如果从后面看,即使老秦人想回家,他们也会遇到刘邦、项羽等附近楚人阵营的快速镇压,布局极其糟糕。
[img]196129[/img]
秦楚合流是这段历史的大方向,正是凭借秦人的忠诚,武勇善战,刘邦才能击败强项羽。最后,项羽死前对付的几位汉军名将,如吕马童、杨喜等,都是前秦军的下属,李开元先生在他的《秦崩》中做了详细的辨证解释。正是因为老百姓的归顺和历史布局,早已把原本互相仇恨的秦楚转化为对项羽的怨恨和对刘邦的忠诚,这也是当时的一大变化。
秦朝灭亡后,刘邦是如何阻止秦国余罪复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