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臣子商露,字红载,号素庵,浙江省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淳安县)人。从小天才聪慧的商露,才思过人。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殿试均排名第一,是明朝近300年科举制度中的第二个“三元及第一”。监国时,王朱祁钰进入内阁,参加机务。夺门后被削籍开除。成化三年(1467年)再次入阁,逐渐升为内阁首辅,至少官保、官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等。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孝庄钱皇后去世后,商露与同事彭石争论不休,最终使他能够埋葬玉陵。晚年,他请求罢免太监王志,但失败了,所以他请求弃官,以少保致仕。有《商文一疏稿略》、《商文一公集》、《蔗山笔尘》、《宋元通鉴纲目》等。
[img]194869[/img]
商露诚实、善良、果断。当时人们称之为“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他和彭石一起说,他是成年人中刚正不阿阁臣的学术领袖之一。《明史》评论道:“有明贤宰辅。三杨以外,前有彭、商,后有刘、谢。”
在正统十年(1445年)的科举考试中,尚璐在会议和宫殿考试中排名第一。最终,在过去的300年里,明一代在科举、会议和宫殿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三元和第一名,即同时获得解元、会元和状元)。除了黄观,只有尚璐一个人(黄观被明成祖除名,所以
据说尚璐是明朝唯一的“三元和第一”)。连中三元后,尚璐被任命为翰林院,很快就和刘燕等十人一起去东阁学习培训。尚璐长得漂亮,身材高大。明英宗朱祁镇亲自选择他为展览书记。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土木之变”爆发,英宗被俘,由Xi王朱祁钰监国。此时,商鹿经阁臣陈循、高谷强烈推荐,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管理。翰林院侍讲徐颖提倡迁都南京,商露与兵部侍郎于谦等持同观点,尽力抵制南迁。不久之后,朱祁钰继位为帝,即明代宗,并尊英宗为太上皇。同年冬天,商露进升为翰林院侍读。景泰元年(1450年),商露等领命前往居庸关,迎来瓦拉释放的太上皇朱祁镇,晋升为学士。
[img]194870[/img]
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将皇太子朱见军(即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废为沂王,将自己的孩子朱见济改为皇太子。皇太子更换后,尚晋升为兵部左侍郎、左春坊大学士,并获得位于北京南薰的府第。
塞外富饶的土地资源全部被豪强侵吞,商露要求遣使核实,并将其退还驻军。开封、凤阳各府的灾荒逃到济宁、临清地区,均被有关高官驱赶。商露担心激成事件,于是要求招募灾民开荒北京周边闲置的土地,分发粮种,促使灾民有归处。钟同、章纶被送进诏狱,商露尽力挽救,使其暂时未被处决。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环宇通志》编写,参与汇编的商露被加入太常卿一职。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生病,今晚将军石亨等已迎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
第二天,代宗时期的大臣王文、于谦被捕,英宗召商露与高谷进入便殿,以柔和的语调下诏,使其拟定复位的诏令。石亨悄悄地告诉商露,宽赦的文本不必包含在其他条款中。“这是规章制度,不敢改变,”尚璐说。石亨等不高兴,婉言让言官罢免商露串通奸党,将其下狱。商鹿奏疏申诉说,《复储疏》可以在礼部核实,但英宗不予理会。中官兴安为商露辩护了一点,但英宗更加愤怒。兴安说:“过去,如果这些人建议南迁,他们就不知道将皇帝置于哪里。英宗慢慢想开,最后只贬斥商露为平民。
成化三年(1467年)2月,商璐被召到首都,宪宗命令他以原职重新进入内阁。商璐拒绝了。宪宗说:“先帝(英宗)已经知道你被诬陷了,你就不用拒绝了。”商璐任职后,他首先阐述了八件事,即:
勤奋(勤奋好学),接受建议(提出建议),储将(储备材料),防边(防御边境),省冗员(减少多余高级官员),设立社会仓库(设置义仓),尊重(崇先圣号)。广泛制定士法(广泛制定士法)
宪宗表示赞扬,并采取。成化四年(1468年),彗星出现,对董敏、御史胡深等弹劾不称职臣子,均涉及商露。皇使林诚攻击商露之前参加了皇太子的更换,不适合选择,宪宗不听,商露因此要求离职。宪宗很生气,指示在朝鲜询问这些建议的人,并想给予严厉的谴责。商露说:“以前请求优惠待遇包容劝诫的人,现在讨论臣责怪他们,如何解释公众舆论。宪宗非常高兴,赏赐董敏等拐仗,并正式复职。不久,商露晋升为兵部尚书。很长一段时间后,进入官户部尚书。写完《宋元通鉴纲目》后,改为文渊阁大学士。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孝敬周皇后)与人民争夺农田。宪宗想把人民搬到塞外。尚璐说:“国王以世界为家,在哪里可以使用庄园。”因此,事情得到了平静。乾清宫门口发生火灾事故,工部要求到四川、湖广收集木材。尚璐建议,为了保持警惕和恐惧,皇帝应该稍微放慢脚步,服从他。
成化八年(1472年),皇太子朱佑去世,宪宗因继承人事而焦虑。纪妃生了一个王子(即明孝宗朱佑),已经六岁了,上下侍者怕万贵妃,没人敢劝她。直到成化11年(1475年)才向宪宗汇报。宪宗非常高兴,想向朝臣宣布,派中官到内阁告诉自己的意图。商露要求圣旨部尚书汇报王子的名字,所以诸臣们互相庆祝,宪宗命令王子出宫见朝中臣子。几天后,宪宗又御临文华殿,皇子服侍,与商露和众内阁大臣见面。商露磕头说:“皇帝当政十年,没有立太子,天下期待已久。应立即立为皇太子,稳定朝内外人心。“宪宗点头同意。同年十一月,王子朱佑框被立为皇太子。
[img]194871[/img]
宪宗将恢复Xi国王的帝位和头衔,并在朝鲜进行讨论。尚璐尽力说Xi国王对江山社会有贡献,帝位和头衔应该恢复,所以宪宗的想法决定了。
成化十三年(1477年),商露晋升为谨身殿大学士。
中官王直监管西厂时,“数兴大狱”。商露带领同事分条列举了汪直的十一条罪行,阁臣万安、刘、刘吉也在一起对话,根据仁义、热血沸腾、怀恩等屈服。商露看到同事们感谢地说:“诸公都是为国家这样做的,我有什么担心呢?“恰逢九卿项忠等也弹劾王直,所以当天王直在西厂的职位被免职。虽然汪直不管理西厂的事务管理方法,但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受宠。他污蔑商露曾私收指挥使杨烨行贿,想摆脱自己的罪刑。商露本人并不甘心,而御史戴晋又称赞汪直的贡献,要求恢复他在西厂的职位,商露因此极力请求致仕。宪宗同意下诏加商露为少保,赐命用驿车送他回去。
商露离开后,世称“士大夫易俯首事(王)直,不敢与抗者抗争”。十年后,商露于成化22年7月18日(1486年8月17日)去世,寿终73岁。宪宗深深哀悼,辍朝一日,他向荣禄大夫、太傅致敬,并被称为“文毅”。他还派了四次高级官员祭祀,命令有司为他建墓地。
内阁首辅商露简介:明朝近三百年科举第二[三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