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冀州牧韩福、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周、南阳太守张咨、渤海太守袁绍等十余人纷纷起兵反对董卓,从此掀起了大规模持续反对董卓的斗争浪潮。不久之后,长沙太守孙坚率领豫州各县军队征服董卓。随后,河内太守王匡也加入了对董卓的军队。虽然董卓先后抵制了孙坚和王匡,但由于山东各大英雄的崛起,董卓被多方义军逼得别无选择,只能迁都长安缓解这一巨大压力。虽然当时朝廷反对董卓的行为,但董卓独自一人,坚持迁都,最终将汉献帝等人从洛阳迁往长安。这种行为表明董卓权正在朝野。在这种情况下,董卓为什么还抵挡不住袁绍领导的关东联军呢?
[img]193780[/img]
事实上,董卓并非无法获胜。毕竟,真正反董卓的士兵实际上分为三种方式。当时北方有王匡、袁绍、韩福等人。他们一路从冀州经过并州,来到黄河北岸,打算进攻洛阳的军队。然而,这支军队被董卓亲自带领军队迎战,失败了。也就是说,董卓能打败这支军队。此后,袁绍开始计划韩馥的冀州,并在成功后与袁术内讧,可见这一路大军是可以攻破的。
中间的军队是曹操的联军,包括刘岱、乔茂和张淼。虽然一路上有大量的军队,但大多数人在追求董卓时选择观望。毕竟,军队是他们自己的。如果他们输了,就没有了。因此,当时只有曹操带着总部约500人和张淼的支持,这支军队被董卓的将军徐荣击败。之后,刘岱杀死了乔茂,然后联盟崩溃了,一路上也不攻自破。
[img]193781[/img]
最后,反董卓的军队是孙坚和袁术的军队。这支军队显然是由袁术领导的,即使是他自己的,也没有联军。也就是说,董卓当时并不是没有能力击败关东联军。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完全有实力打破这个联军。董卓最终会输,只是他集团的内斗。要不是吕布当时突然谋反,杀董卓,恐怕还是很难的。
作者认为,董卓集团的最终崩溃只是他的内部问题。首先,吕布背叛了它,然后凉州集团开始内斗,所以它最终消亡了,这与袁绍的关东联军无关。
权倾朝野的董卓抵挡不住关东联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