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后一部,《大秦赋》于2020年上映。在《大秦赋》的结尾,秦王嬴政终于扫平了六国,统治了世界。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然而,秦始皇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的王朝根本没有几代人。他死后不久,陈胜吴振臂呼喊,中国大地风起云涌。虽然陈胜吴光牺牲了,但革命之火越来越旺盛,六国人民纷纷重振河山。最后,复国的国家尊重楚王熊欣为盟主,并于公元前206年完成了灭秦大业。此时,秦始皇统治世界才15年。
楚王熊心是谁?据司马迁所在的《史记》记载,熊心是楚怀王的孙子,被秦昭襄王软禁,死于异国他乡。项梁和项羽叔侄起兵后,项梁听说陈胜战败牺牲,就考虑自立为楚王。
此时范增拜见项梁。他告诉项梁,陈胜的失败是他自立为楚王,人们认为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起兵的。现在人们支持项将军你,是你的项氏族,一代又一代都是楚国的将军,立功,世界人民都希望你振兴大楚。项梁突然意识到,于是派人去找楚怀王之孙熊心,这时楚国王孙的处境落魄,正在为别人牧羊。项梁立熊心为楚王,仍称楚怀王。
[img]190869[/img]
看到这里,我曾经感到困惑。据史料记载,楚怀王出生于公元前355年,死于公元前296年。就这样,这对祖孙的活动时间相差近一百年。这个时间跨度太长了。
让我们再比较一下楚怀王的另一个孙子和楚考烈王熊(如果熊心确实是楚怀王的孙子,那么楚考烈王就是熊心的兄弟或堂兄弟,也就是同龄人。),他在秦国做人质十年。(公元前272年至公元前263年。)
在《大秦赋》中,当老艾发动叛乱时,相国昌平君为平定叛乱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昌平君是楚考烈王在秦国做人质时娶了秦昭襄王女儿的儿子。他是秦王嬴政的表弟。
既然楚考烈王和熊心是同龄人,昌平君甚至是熊心的侄子。但当英雄反秦时,熊心只是一个羊娃娃,最多20岁,所以他应该出生在公元前230年左右。所以问题是,如果熊心真的是楚怀王的孙子,那么他比他的侄子和出生在公元前271年的昌平君小近40岁。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熊心是楚怀王孙子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司马迁的记载会有问题吗?
现在我的观点是:熊心不太可能是楚怀王的孙子,司马迁也没有错。这个怎么说?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先生是如何描述楚怀王与熊心的关系的:楚怀王(之)孙(熊)心。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个理所当然的判断。看到这句话,第一反应就是熊心是楚怀王的孙子。但是这句话还有别的解释吗?
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根据罗贯中老先生的叙述,刘备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代玄孙。当魏王曹丕自力更生,成立曹魏时,诸葛亮等人建议刘备成为皇帝,延续汉统,但刘备拒绝了。
[img]190870[/img]
他说,虽然他是汉景帝的孙子,但他对人民没有恩情,也没有资格成为皇帝。显然,这里的“景帝之孙”并不意味着刘备是汉景帝的孙子。
为了保险起见,我特意查阅了“孙”的含义。一般来说,“孙”确实是指孙子,但也可以指孙子的后代。
所以一切都明白了。司马迁描述的“楚怀王(之)孙(熊)心”,意思是楚怀王的后裔熊心,而不是指孙子。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问题了。
那么项梁为什么要强调熊心是楚怀王的后代,而不是楚怀王哪个儿子的后代呢?我说得更多。“及时帮助”这个成语来自楚怀王的故事。
一天冬天的早晨,楚怀王醒来,觉得天气很冷。他很快就想到寡人感到冷淡,更不用说人了?于是他立即下令救济百姓。这样,楚怀王虽然被秦国耍了这么多次,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关心百姓的贤君。秦国楚怀王去世后,秦国把他的棺材送回楚国,楚国人民自发地前去迎接他,感谢他的恩德,痛惜他的惨死,大家都很难过。显然,以楚怀王后人的名义,更容易点燃楚国人民的反秦怒火。
熊心和楚怀王到底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