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将王凌屡立战功,为何被司马懿除掉,接下来带您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来看看吧!
汉末三国时期,说到曹魏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五子良将军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骑将军张合、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魏书卷十七时,将这五个人合传,讲述了将军的生活事迹,然后评论道:“太祖(曹操)建兹武功,五子为先”,所以现代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显然不仅仅是张辽、张合、于禁、乐进、徐晃等人。其中,作者想说的王凌是曹魏后期的名将。王凌参加洞口之战,跟随张辽打败吴将吕范,加号建武将军,封宜城亭侯。参加石亭之战,跟随曹休征服东吴,力挽狂澜,历任扬豫二州刺史,治境良好。齐王曹芳继位,拜东将军,联合孙礼打败吴将全聪,进封南乡侯,授骑将军,仪同三司。然而,尽管他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著名的将军王凌往往被人们忽视,也就是说,王凌的名声显然与他的成就非常不一致。
[img]188967[/img]
一
@ 王凌(172-251年6月15日),太原县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侄子。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影响,王凌的叔叔王允无疑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东汉末年,王凌叔父王允为汉代司徒,主持刺杀董卓。董卓部为董卓报仇,在长安杀死了王允的全家。当时王凌和哥哥王晨还年轻,翻过城墙逃跑,跑回太原。早年,王凌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悝jy等人结交了朋友。后来,他出身孝廉。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被授予骁骑将军的薄弱职务。后来得到了曹操的赏识,成为丞相。在我看来,在东汉末年,曹操曾经和王允一样讨厌董卓。因此,曹操崛起后,自然愿意携带王允的侄子王凌。
当然,在曹操时期,王凌只能说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也没有太大的成就。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王凌任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汉末三国时期,刺史负责一个州的大小事务,可以说是封疆大官。@ 显然,曹丕继位后,王凌真的得到了重用,开始逐渐成为曹魏的大臣和名将。王凌参加了黄初三年(222年)的洞口之战。王凌、张辽等人进军广陵,众将共破吴将吕范,因功封宜城亭侯,加号建武将军。
[img]188968[/img]
二
太和二年(228年),王凌跟随曹休征伐东吴,在夹石与吴军相遇,魏军失败。在这场战斗中,王凌拼死突围,使曹休撤退。后来又担任扬州和豫州刺史,颇受士兵和人民的欢迎。初年(239年),曹睿死后,曹爽将军积极向他靠拢,将他封为征东将军、假期、都督扬州。王凌在曹丕、曹睿时期取得的成就,在曹芳当皇帝时,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曹爽将军还需要拉拢著名将军王凌,以压制另一位托孤大臣司马懿。
前两年(241年),吴国大将全聪带领数万人进攻芍陂。王凌率军迎战,奋战了几天,吴军退走,进封南乡侯,不久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曹爽将军、中国领袖曹羲和武卫将军曹训都参加了。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成功杀害了曹爽及其党羽,篡夺了曹魏大权。
三
[img]188969[/img]
司马懿杀曹爽后,王凌不满意。王凌和令狐暗暗策划,认为魏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他还听说楚王曹彪(曹操之子)聪明勇敢,想共同立他为帝,欢迎他到许昌建都。在我看来,王凌曾经被曹爽将军拉拢,也就是说,他可以被视为曹爽的力量。虽然司马懿没有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但王凌自然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曹爽。在此基础上,王凌开始计划如何除掉司马懿,而不是坐以待毙。司马懿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积极聚集王凌,在高平陵之后,他被提升为太尉。一开始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的才华如何?蒋济回答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雄心勃勃,胜父一筹”,所以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
公元249年11月,令狐愚的幕僚杨康正在京都司徒府上报兖州政务。听说令狐愚病死,非常害怕,于是向司徒高柔举报揭露了王凌和令狐愚的谋反计划。高柔得知后,立即向太傅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很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当时,王凌是三公之一的太尉。没有确凿的证据,司马懿很难直接杀死王凌。嘉平三年(251年)元月,吴国孙权怕自己死后魏军长直奔,封锁涂水。王玲终于等到了机会,请朝廷以教训吴国的名义发出统兵的“虎符”,动员扬州大军发动兵变。司马懿知道自己的计划,自然不同意。
四
[img]188970[/img]
@ 王凌无奈,派心腹杨红说服兖州新刺史黄华一起举事,也就是此时的王凌,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当然,对王凌来说,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演司马懿,告诉王凌即将叛变。公元251年4月,司马懿看到时机成熟,动员数万人从水路南下,下令赦免王凌罪,然后写信给王凌。突然带领大军抵达百尺堰,逼近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对此,王玲发现情况不好,得不到虎符,兵马总部根本无法与司马懿大军抗衡,自己没有胜算,于是放弃了抵抗。自然,司马懿不会放过已经有谋反之举的王凌,让军士押下王凌。
王凌知道死期即将到来,在贾悝jy庙前喊道:“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那天晚上,我找到了以前所有的属,说:“我快八十岁了,身败名裂!于是,服毒自尽。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在拆除王凌后并不满意,而是杀死了所有参与兵变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与无情的司马懿相比,王玲和曹爽都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这也是他们相继输给司马懿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在曹魏历史上,王凌是一位经常被忽视的名将,很多人往往只知道他被司马懿淘汰的结局。
曹魏名将王凌屡立战功,为何被司马懿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