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孝顺孙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播出,孙若微的名字逐渐为许多人所知。但在历史上,孙若微并没有记录这个名字,我们只知道她姓孙,通常被称为孙,或孙太后。下面我们称她为孙太后。
孙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正统年间,孙太后对明朝政府影响不大。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登基。朱祁镇当时只有9岁,政权掌握在太后张手中。正统八年(1443年),太后张去世,明英宗亲政。因此,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成为明朝的太后,从而成为明朝政治上的重要人物。
但真正把孙太后推向历史舞台的是“土木工程变革”。也就是说,土木工程变革后,明英宗被俘,导致皇帝地位空缺,导致权利混乱,这也使明朝的权力开始短暂掌握在孙太后手中。虽然景泰皇帝朱祁钰掌握了权力,但孙太后的权力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孙太后可以在夺冠的变化中发挥作用。
[img]187661[/img]
景泰时期孙太后地位的提升决定了孙太后夺门的态度。
土木变迁后,景泰帝朱祁钰被群臣推上了地位,景泰帝的地位也是孙太后的诏令承认的。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瓦拉出征时,将2岁的长子朱见深留在了北京,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留在了北京。土木堡大败后,8月18日,孙太后让王朱祁钰监督国家,领导百官。然而,8月22日,孙太后下令让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这也是孙太后的自私。两岁的朱显然不可能领导朝廷和处理政府。当明英宗被俘,军队先进攻时,大臣们显然会要求年长的近亲王成为皇帝。留在北京的朱祁钰是明英宗的兄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皇帝候选人。但孙太后抢先立朱见深为皇太子,是为了保留帝系传承留在明英宗一脉,也使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可以说,在孙太后眼里,朱祁钰只是替补皇帝。
九月,朝廷大臣以“王子幼冲,古云:‘国有长君,社国之福。以安宗社为例,请制定计划。孙太后同意立朱祁钰为皇帝。就这样,朱祁钰在群臣的支持下成为了皇帝,是景泰皇帝。成为皇帝后,景泰帝也保留了朱见深的王位,同时也承认了孙太后的王位。继位后,景泰皇帝成功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王位也稳定下来。在景泰帝得到大臣的支持后,他迎回了明英宗,但明英宗回来后被囚禁。在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皇帝的母亲吴贤妃与儿子成为太后,准备废皇太子朱见深,立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这一系列行动让孙太后非常不满,但她无能为力。景泰帝在外朝的行为也使孙太后心中不平衡。
为了达到废除皇太子的目的,景泰皇帝大肆奖励朝廷官员。许多官员被授予明朝最高官阶东宫三师和东宫三孤的称号,如王志、胡加封太子太师、于谦、高谷、陈循加封太子太傅、俞士悦、何文渊等。当时,朝廷官员和勋臣都有奖励,但孙太后的父亲孙忠和孙太后的兄弟们没有奖励。同年,景泰三年(1452年)。孙忠去世后,景泰皇帝只给了昌侯一个礼物。景泰帝对孙氏外戚的薄待也让孙太后感到不满。
当景泰帝统治时,孙太后的地位开始从最初的政治决定到最后的边缘化。这也加深了孙太后与景泰帝之间的矛盾。
[img]187662[/img]
孙太后在夺门之变时暗中默许了政变的发生,并发布了承认明英宗复位的法令。
有两个谣言发生在夺门之前。
第一个谣言是,当孙太后经常去看被囚禁的明英宗时,有人告诉宦官刘成一个消息。他说,景泰皇帝的亲信太监王成和舒良曾经讨论过“太皇太后到时候,他们说他们有意留在南宫。刘成把消息带给孙太后,孙太后知道后,再也没有去过南宫。其实这个谣言的可信度并不高,连孙太后是皇太后的事实都不清楚,但这个谣言无疑让孙太后怨恨景泰皇帝。
第二个谣言是于谦和王文想去迎接襄王世子。襄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弟朱瞻基,因为明宣宗只有两个儿子,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景泰皇帝朱祁钰。当时明英宗被囚禁,景泰帝病重,没有继承人。襄王世子一旦登基,皇位就不属于明宣宗一系。在当时景泰帝病重的情况下,孙太后可以在景泰帝死后控制宫廷,使明英宗继位。但这一谣言使孙太后心生恐慌,这将极大地损害孙太后的利益,最终使孙太后下定决心支持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曹吉祥在内宫早就得到了消息。当时曹吉祥是京营的监军,他把消息带给了京营的总兵官张。于是他们勾结了一下,他们在12日之前向南宫的明英宗透露了这个消息,然后在正月13日,代表景泰帝祭祀的石亨也感到危险。与此同时,他们还在选择一名文官参与行动,他们首先找到的是徐彬,徐彬没有参与,但他推荐了徐有贞。因此,夺门一党正式成立。
然而,夺门党需要明英宗和孙太后的支持。明英宗已经支持复位,只剩下孙太后了。于是曹吉祥和蒋冕把消息给了孙太后。孙太后默许了这件事的发生,并给这些人写了一份法令。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政变没有悬念,于是在16日晚,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张有贞发动政变,最终将明英宗带回皇宫,政变成功。孙太后下达了废除景泰帝为Xi王的命令,承认明英宗复辟的合法性。
[img]187663[/img]
结语
作为景泰时期地位最高的皇室成员,孙太后对夺门的支持使徐有贞、曹吉祥等人顺利迎回明英宗,并很快在太后的诏书下,明英宗以合法的态度接管了大明的政权。孙太后支持明英宗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矛盾,明英宗也不会对孙太后构成威胁。只要他的儿子明英宗或明英宗的皇室血液在明朝的王位上,孙太后的地位就会非常稳定。
与此同时,孙太后非常讨厌景泰皇帝。景泰皇帝废王子朱见深囚禁明英宗,极大地损害了孙太后的利益。她反对景泰皇帝,支持明英宗的立场非常明显。这也是孙太后在夺门时支持夺门集团的原因。
为什么孙太后能在土木堡的变化中发挥作用?她扮演了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