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根据《史记》的记载,鲁昭公在任期内多次被晋国羞辱?

鲁昭公(前560-前510年),姬姓,鲁昭公是鲁襄公和胡国女子出生的,春秋时期鲁国第24位国君,前542年―前510年在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鲁昭公在公元前542年就位。公元前517年,鲁国因斗鸡发生内乱,鲁昭公先后逃往齐晋。公元前510年,鲁昭公在晋国乾侯去世,终年51岁。事实上,在周人礼乐制度中,凡非长子,都难以继承王位,也就是说鲁昭公不可能继承王位。然而,在这个时代,礼乐崩溃,诸侯国的王权衰落,清医生擅长专权。在鲁国,季氏也控制着政府,王位储君的选择完全掌握在季氏等权臣手中。”

[img]187434[/img]

鲁襄公路死亡时,太子姬子野即位。当时有所谓立长不立幼、立贤不立庸的潜规则。所以,太子姬子野既是太子,又可能是长子,更贤能,所以自然成章为鲁君主。《左传》:立胡女敬归儿子野,次于季氏。秋九月桂思,卒,毁也。如果姬子野是一个贤能之才,那么他必须抵制季氏的专权,并在继位不到一年后匆匆去世,这是非常可疑的。姬子野的死可能是鲁国悬案。

姬子野的突然死亡将对鲁朝形成巨大的冲击。作为一个正统的诸侯国,你不能有一天没有君主。朝臣们秘密地选择了王室子弟中的储君候选人。季选择了姬子野的弟弟姬子,很可能是因为他喜欢姬子野的愚蠢,这样他就可以稳定掌权。在如此重大的机会下,其他朝臣也希望借此机会争夺中国话语权。关于他们是否选择姬子野有很大的争议。

[img]187435[/img]

鲁国的另一位叔叔孙豹说:“权适嗣,居丧意不在戚,喜色若立,必为季氏忧愁。”这位叔孙豹是鲁国三大家族的重要人物。当时,除了季,鲁国还有两个家族:叔孙和孟。自鲁向公时代发展以来,他们一直在逐渐架空王室。“三家公司自己征税,减税贡献公众,人民不再属于公众,公众变得越来越卑微”,他们在鲁国的未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季氏的策划中,姬顺利继位为鲁。在服丧襄公期间,这个人仍然缺乏尊重,在权臣之间没有形成绝对的支持。他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所以他自然不是一个明朝的君主和圣主。有趣的是,鲁昭公似乎对权臣垄断朝廷不满。他继位后不久发兵攻打季氏,但被季氏打败,逃离齐国。

为什么整个人生道路都比较憋屈?在他的任期内,他曾多次朝拜晋国,但多次被晋国拒绝。作为一个国君,他亲自去了其他国家,但他拒绝了,这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史记》: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在鲁昭公任期间,晋国至少羞辱了四次。

[img]187436[/img]

鲁昭公的失落感终其一生不断重演。晋国不断羞辱,齐国也羞辱。《史记》: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称“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乾侯。什么是“主君”?当时叫诸侯国君,一般是“君”或者“公侯”。“主君”主要用来称呼医生级的贵族为鲁国君,得不到齐国的尊重。鲁当然要“丢脸”,但是鲁太没尊严了,气得跑到了乾侯。要知道乾侯是晋国的地方。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他不能回到家乡,但他必须去看不起自己的诸侯国。鲁人怎样才能得到尊重?

当然,纵观当时的世界,可以帮助鲁昭公讨伐叛逆的诸侯国。在中原正统诸侯眼里,晋齐是最合适的诸侯,但此时晋齐的国内政局与鲁的国内情况相似,也是清医生的专权,王权被架空。鲁找错了方向,最后没有成功逆转。就在晋的乾侯郁郁寡欢,终生。


根据《史记》的记载,鲁昭公在任期内多次被晋国羞辱?根据《史记》的记载,鲁昭公在任期内多次被晋国羞辱?

,,,,,,,

  •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

  • 赵衰和赵夙是何种关系?赵衰对晋国有何贡献
  • 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成为一方的霸主,是当时五大贤士之一。赵衰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便一直跟随在他...

  • 晋献公曾是一代英明霸主 为何晚年时如此昏庸?
  • 一点号趣味微历史2016.8.6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自晋献公以来,一直有诸侯霸主出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城濮之战中大败楚...

  • 西晋名将王濬与王浑 攻打东吴时在三山矶结怨
  • 刘禹锡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实,当年同时挥军东吴的王浑原本更有...

  • 孔子的弟子贤者72人 为何儿子孔鲤却不是人才?
  • 孔鲤是孔圣人和亓官氏的独子。伯鱼不像他父亲的学生那么有才华。纵观整个论语,伯鱼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在相关的文献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