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名将论钦陵的故事你喜欢吗?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大多数人都不会忽视大唐王朝的存在。唐朝强盛时期,中国是那个时代绝对的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唐朝的首都长安,万国来朝,各国的使节都聚集在长安。唐朝的皇帝唐太宗甚至被周围的政权称为天可汗,这显示了唐朝在那个时期的地位和声誉。
然而,有这样一位少数民族政权的将军。在唐朝最强大的早期,他多次击败唐朝军队,甚至与唐朝竞争领土,多次从唐朝夺走西部地区的安溪四镇。就连著名的唐朝将军薛仁贵也曾是他的失败者。这个人是公元七世纪中后期的吐蕃将军。
钦陵不是那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名的将军。相反,他出生在吐蕃最强大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松赞干布时期的传奇总理陆东赞,他帮助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改革内政,甚至帮助松赞干布向唐朝要求和平。俗话说,“虎父无狗”,钦陵的个人能力也相当强。
[img]187191[/img]
松赞干布去世后,新吐蕃赞普年轻时无法独自处理政务。@ 朝廷的权力基本上由禄东赞控制。17年后,当禄东赞去世时,禄东赞的家人仍然控制着吐蕃的朝政权力,因为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继承了他的地位。(这里的“理论”实际上意味着吐蕃语中的“首相”。秦陵的真正含义是首相秦陵。)
钦陵不仅像他父亲一样在中国实行强人政治,而且很快就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非凡实力。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吐蕃决定继续扩张之前已经消灭了居住在青海西部的吐谷浑政权,而整个青藏高原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让吐蕃再次扩张。因此,吐蕃将手伸向唐朝西部的安西四镇。在获得安西四镇后,唐代的丝绸之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唐代与中亚的交流被切断。
唐高宗非常重视吐蕃的发展和扩张,决定给吐蕃一点教训,夺回西域。因此,唐朝任命了薛仁贵,他曾在辽东高句丽和西北回族政权征服中多次取得成就的著名将军,作为征服吐蕃的行军总管。薛仁贵率兵5万,以送吐谷浑国主回国的名义,前往青海讨伐吐蕃。他先是和副帅分兵,自己带大部队去攻打吐蕃,而副帅则在后面包围自己的物资。
因此,秦陵凭借敏锐的政治和军事嗅觉,早就预料到了占领安西四镇后,唐朝可能会派人带兵征服这一结果,因此他早早准备与唐军作战。秦陵亲自带兵从安西返回青海迎战唐军。为了确保安全,他准备了40万人的军队。
[img]187192[/img]
当薛仁贵去攻打吐蕃,初战大胜时,秦陵派出20万大军以十倍于唐军的兵力俘虏后方的唐军,并缴获了他们的物资。唐军副帅战败逃跑。薛仁贵得知后方被吐蕃打败后,迅速回到老师那里增援,这正好陷入了论钦陵的陷阱。论钦陵集合了40万军队围剿薛仁贵的军队。在吐蕃的绝对优势兵力下,唐军被打败,薛仁贵只能与论钦陵“和解”。
这场战争结束后,吐蕃完全控制了吐谷浑的领土,唐朝失去了与吐蕃的缓冲国,这使得两国之间的战争注定不那么容易结束。虽然上元二年(675)唐朝再次夺回了安西四镇的控制权,但强势论钦陵不会放弃。因此,在仪丰二年(677),论钦陵再次入侵唐代凉州。
唐朝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安排李敬玄作为征伐吐蕃的最高负责人,而工部尚书刘审礼则作为行军总管一起出战。唐朝派出了18万人的大军。论钦陵还是像当初面对薛仁贵的军队来袭一样,提前做好了准备。结果,作为前锋,刘审礼的军队被吐蕃彻底击败。就连行军总管刘审礼和副总管王孝杰也被俘。刘审礼甚至受了重伤,死在吐蕃,而王孝杰则靠自己特殊的外表谋生。(他长得像吐蕃赞普的父亲。)
前锋部队被论钦陵围歼时,后方最高负责人李敬玄不仅没有带兵去救援,还狼狈逃跑,试图在地形的帮助下坚持下去。结果,他几乎被吐蕃居高临下打破,在名将黑牙常之的带领下,带领敢死队拼命攻打营地。唐军得到了班主任。最后,他不得不派监督皇家历史的娄师德与吐蕃谈判,并与吐蕃签订和平合同,当吐蕃先侵犯自己的一方时。
[img]187193[/img]
之后,论钦陵多次带领吐蕃军队与唐军作战,双方都取得了胜负,这使得论钦陵在吐蕃国内外的威望越来越高,以至于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唐朝的一大威胁。后来唐朝发现新继位的吐蕃赞普对论钦陵家族对吐蕃政权的垄断不满意,于是试图用离间计实施离间计,从而达到消灭论钦陵的目的。
结果,吐蕃赞普在与大臣合谋后,以论钦陵驻地狩猎的名义杀害了论钦陵的支持者。然而,试图反抗士兵的论钦陵忠于赞普,无法动员军队,最终战败自杀。后来,论钦陵的兄弟和儿子在论钦陵死后迅速向唐朝投降,论钦陵家族对唐朝的威胁得以解除
吐蕃名将论钦陵的出身是什么?薛仁贵曾是他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