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石敬堂吗?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石敬堂,“儿皇帝”,靠契丹建立政权,为什么忧郁而死?
一、唐末之乱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分离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来自世界各地的军阀却呈现出大尾巴的趋势。中央政权空虚,逐渐成为一种装饰。
这一时期与汉末乱世非常相似。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为了镇压地方起义,当地军阀被授予招募和区域管理的权力,汉朝逐渐衰落。然而,唐末乱世的影响远远大于汉末。五代十国持续时间更长,涉及的领土和人口更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创造了侵略机会。后来乱世结束的宋朝,依然面临着烂摊子,几百年来,宋朝一直受到外族的侵扰和欺压。
[img]186914[/img]
二、追随嗣源
石敬堂是五代十国群雄中的一号人物,也是后晋的开国皇帝。
石敬堂,出生在太原,从小就不爱说话,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和兵法书,偶像是战国时期的李牧和汉代的周亚夫。
长大后,石敬堂通过征兵进入李思远的军队。没过多久,饱读兵书、勇敢的石敬堂就受到了李思远的重视。因此,李思远嫁给了他的女儿,并特意将石敬调到他的军队指挥,把他当作他心爱的将军。此后,石敬堂跟随李思远,为李克用和李存旭服务(xù)南征北战。
据史料记载,李思远是晋王李克使用的义子,被列为“十三太保”之一,也是李的义兄弟。李家的孩子都是勇敢善战的将军。当时篡夺大唐政权后建立后梁的朱文,想统一中原,却一直被李家牵绊,直到去世才实现自己的愿望。
[img]186915[/img]
在战后梁军的各种战役中,石敬堂没有缺席,要么在后方出谋划策,要么在前方领先。不仅如此,石敬堂还多次拯救了李和岳父的生命。据多项史料记载,后梁大将刘伟曾有机会打败李和李,获得两人第一名,但都在危机时刻被石敬堂救出。
三、建立后晋
公元923年,勇敢善战,收复河南和河中地区的李成立后唐,随后歼灭后梁,平定前蜀,最大限度地扩大后唐地图。在对后梁的战斗中,石敬堂英勇无敌,军队被称为“战神”。
然而,在各地政权平定后,李开始懈怠和享乐,暴虐无度,贪图酒色,导致赵在礼兵变。随后,李存旭派李嗣源镇压兵变。出乎意料的是,在路上,李嗣源的军队也发生了兵变。士兵们劝李嗣源称帝,原来李嗣源没有异心,面对这种情况只想回朝向皇帝解释清楚。然而,石敬堂看得很清楚。他说服李思远,一般意味着士兵在外面,士兵变得混乱,将军无法逃脱关系。更重要的是,即使李思远想说清楚,皇帝也可能听不进去。最好南下占领要地,登基称帝。
李思远突然意识到,他听取了石敬堂的建议,最终像石敬堂计划的那样占领了洛阳,成为了皇帝。从那时起,值得信赖的石敬堂一步一步地崛起,最终被封为河南节度使,成为李思远政权起源地的掌权人。
四、寻求契丹的帮助
公元933年,李思远去世,石敬堂痛苦不堪,但新一轮的大洗牌很快就开始了。当时,李从厚继位为唐闵皇帝。李从可发动兵变,杀入洛阳,推翻了李从厚的皇位。李从厚逃离洛阳,被石敬堂抓住。最后,李从厚被带回洛阳,死于李从可。
然而,李从克越来越害怕石敬堂。参加李思远葬礼后,石敬堂不敢提出回去治地,怕引起李从克的怀疑。与此同时,石敬堂的妻子是李从克的妹妹,李从克指示她监视石敬堂。
因此,石敬堂用“美男计划”征服了妻子的心,然后故意不吃不喝,通过妻子的嘴告诉李从可和曹太后。李从可对曹太后非常孝顺。最后,他听了太后的话,放下了石敬堂,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img]186916[/img]
石敬堂回到治地后,李从克立刻意识到自己放虎回山,于是经常下令调任石敬堂,但石敬多次假装生病,拒绝调任。契丹实力旺盛,石敬堂暗暗勾结契丹。
@ 李从克和石敬堂的矛盾彻底爆发。李从克派军队攻打石敬的驻地。石敬堂向契丹求助,承诺以燕云十六州为礼,每年向契丹贡献大量金银珠宝,认契丹皇帝为父亲。
在契丹大军的帮助下,石敬堂守住了后唐的进攻,然后反击了后唐,赢得了胜利,推翻了后唐的政权,建立了后晋,并遵守了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契丹的承诺,成为了儿童皇帝。
当时,石敬堂手下有一位名叫刘志远的将军。当时,当他向契丹求助时,他劝说石敬堂不要成为儿童皇帝,只要给他更多的金银珠宝。但石不听,坚持要降低自己的身份,并遵守协议,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契丹。从那时起,契丹的地图扩大了,实力也更强了。
后来,契丹的要求越来越多,导致石敬堂和将军刘志远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在石敬堂的晚年,一方面,他在政治上缩手缩尾,害怕冒犯契丹。另一方面,他害怕刘志远,一个不听重权将军的话。刘志远会叛逆,经常担心。最后,他担心自己会生病,死于深深的怀疑和纠缠。
[img]186917[/img]
五、历史后话
无论如何,在整个五代十国时期,石敬堂确实是一个勇敢而足智多谋的人物,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石静的言行并没有真正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他认为这只是背叛了一些个人尊严,用“儿童皇帝”的屈辱换取了王位和援助。然而,他没有考虑燕云十六州人民的痛苦,也没有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契丹人在没有地形障碍后将如何大规模侵略中原。
文才武略的石敬堂可能会想到这些问题,但他并不重视它们,低估了人们的贪婪。他认为契丹人会满足于燕云十六州。最后,在契丹人的要求和将军的反对下,他忧郁地死去,留下了千古的历史诅咒。
石敬堂是如何成为后晋开国皇帝的?他死的最后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