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十二岁当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估计是大家熟悉的典故。司马迁的《史记》描述了甘罗:“甘罗的人,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后,甘罗十二岁,秦相信侯吕不韦。”
甘罗的祖父甘茂,原来是秦国的左丞相,名声显赫。后来,他在魏国出生。作为政治家的后代,如果没有土地或做生意,他只能沿着父母的老路当门客,解决工作问题。
第二,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甘罗的父子去秦国投奔吕不韦,吕不韦当然很高兴,这两个父子毕竟是名门之后。
[img]186010[/img]
甘罗说服张唐去燕国。这个故事的历史书有记载,但细节可能是艺术夸张来渲染甘罗,混淆了历史事实和故事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甘罗在这一事件中突发奇想,提醒吕不韦,吕不韦独特地选择了12岁的甘罗作为大使。
理由是:
一、甘罗是名门之后;
二、甘罗天赋聪明,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对外交细节了如指掌;
第三,派一个孩子出使赵国,可以震撼诸侯,展现秦国的实力,达到震慑诸侯的政治目的,在精神上解除各国的武装,统一六国。
吕不韦能做出这个惊人的举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只是故伎重演。历史上,他把赵国当人质的“异人”变成了秦国王子的“子楚”。他还把歌手的宠妾变成了赵太后。这就是樊于期所说的“纳妾盗国”。他为秦王嬴政鼓掌,更不用说甘罗了,他是一个三英尺长的顽童。在这次秘密规划中,吕不韦的商人气质和本色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次外交活动结束后,甘罗为秦国立下了巨大贡献,封为上卿,被世人传为故事。
[img]186011[/img]
甘罗之死有两种说法
一、秦王杀人说。这种说法在炎陵广为流传。甘罗出使赵国,一出茅庐就赢了,说明他有出众的适应能力和非凡的雄辩能力。他被授予上清后,秦王把他招进内宫,陪娘娘赏花下棋,不让他出宫。在宫中,他看透了秦王残忍凶猛的面孔,尤其是老艾事件发生后,株连数千人,太后也被送进了冷宫。许多直臣建议他们被杀。甘罗恨得咬牙切齿,决心不让王暴君失望。然而,他被困在宫中,每天都像几年一样生活,所以他有了自杀的想法,准备自杀。一天,甘罗陪着娘娘下棋,突然报秦王回宫。甘罗有一个计划。当秦王走进宫门时,他突然抓住了娘娘的脚。秦王看到秦王愤怒地跳了起来。他愤怒地拔出剑,刺死了甘罗。一把剑闪过,一代神童倒进了血泊中。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明人们把甘罗的死归咎于残忍的秦王,以表达人们对神童英年早逝的遗憾。
二、无疾升天说。这种说法见于《东周列国志》第14次,有诗: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贫通有时;请看春花和秋菊,它们来自发时期。燕国王子丹在秦,闻秦背燕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怕不出关,是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计。一夜之间,甘罗梦紫衣吏拿着天符来说:“奉上帝命,召回天上。“然后无疾而卒。高才不寿,珍惜!太子丹随后留在秦朝。
这种说法是把甘罗的死托付给鬼神,给甘罗的死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封建作家在面对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时经常采用的写作手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谈到甘罗是怎么死的,这反映了司马迁对历史资料的认真鉴别和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然而,司马迁在评论甘罗时说:“甘罗年轻,但他有一个奇怪的计划,声称他的后代。虽然不是真正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战士,方秦之疆,世界特别寻求欺诈。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是公平客观的。他没有正面说秦国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但字里行间有谴责之意。
通过对吕不韦政治生涯的分析,甘罗很可能会被吕不韦暗害,但对甘罗的墓葬仍然是个谜。
根据《炎陵地名志》,甘罗村,原名张湾,据说甘罗棺材从古蔡河上游冲下来,搁浅,棺材埋在这里,建了一座坟墓和寺庙,所以我认为这个村庄。甘罗在咸阳的官方居民上清,死后应该埋在咸阳附近。棺材怎么能冲到炎陵呢?一些学者已经调查了炎陵的水系统。
在古代,地形不像今天那么平坦。它是起伏的丘陵和纵横的沟壑。现在甘罗村西北确实有一条从西北到东南的旧河。据估计,甘罗死后,他的父亲帮助棺材从水路乘船返回炎陵,并与祖父甘茂葬在现甘罗村。随着古代水运的发展,水运已经主宰了几千年的交通,但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水运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古代炎陵县有蔡河水运之利,甘罗的父亲走水路把棺材运回去,完全符合父亲墓地的安葬。据《民国县志》记载:“甘罗墓不在炎陵...甘茂得罪秦,死于齐,使于楚。楚王想把它和秦放在一起,范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秦朝死了,而茂却没有回到秦朝,这足够魏了。这是甘茂墓,炎系魏地。此外,据明代嘉靖时期的都御史刘刃写的《甘祠古枣》一首诗说:“才犹不可青少年,野史传早相秦。可见古人也认为甘罗神童是个谜。
过去嘈杂的古蔡河已经干涸,只留下一条混乱的旧河,向人们展示,辉煌的岁月已经逐渐流失。花是故意的,无情的,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冲走了污泥和泥泞的水,海浪冲走了沙子。虽然神童甘罗仍然有许多难以解决的谜团,但他仍然像洗过的玉一样清澈,仍然像一罐老酒散发出诱人的醇厚。
揭秘:历史上神童宰相甘罗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