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治皇帝的后宫里,除了他最喜欢的皇后阿鲁特,西太后慈禧最喜欢的惠妃富查,还有三个“三明治饼干”,即阿鲁特(皇后的阿姨)、西林觉罗氏,金贵人,本文主角敬意皇贵妃,当时还是玉妃赫舍里氏。
[img]185815[/img]
赫舍里是知府崇龄的女儿,满洲镶蓝旗的人。同治11年,选秀入宫,必须被授予玉妃称号,与出身名门的玉妃等级。据史料记载,玉妃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女人,入宫后的宠爱仅次于皇后。虽然她和她一样,但她的排名略高。
同治皇帝的后宫基本上是东西宫太后、皇后和惠妃之间的竞争。余妃和其他两人是这场斗争的编外人员。然而,作为一个仅次于皇后的妃子,赫舍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池鱼的影响。毕竟,西宫太后希望同治皇帝更喜欢惠妃,阻止惠妃受宠的道路,自然会受到影响。
赫舍里并不是西宫太后和惠妃的首要目标。此外,她在后宫过着诚实的生活,婚后两年仍然很顺利。直到同治13年,同治皇帝病重,两宫太后决定为同治皇帝祈祷。赫舍里的晋封妃位已经入宫两年了。但这次祈祷并没有留住同治皇帝。不久,同治皇帝去世了。19岁的赫舍里开始了一个孤独而寒冷的后宫生活。
[img]185816[/img]
赫舍里氏被晋封为贵妃,直到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等级的提高意味着待遇的提高,这对她来说是一点安慰。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起逃跑,但她的儿媳留在北京自杀。这时,赫舍里已经40多岁了,进入了中年,但她强打精神,照顾慈禧留下的烂摊子,召集宫人保护宫殿,尽量减少宫殿的损失。
这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操作。不幸的是,慈禧太后回来了,没有对她另眼相待,更不用说奖励了。在同治皇帝的所有后妃中,慈禧最喜欢的惠妃享受的待遇和死后的悲伤是最高的。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帝去世,宣统帝即位,尊封赫舍里氏为玉皇贵妃。1913年,已退位的溥仪又尊封她为敬意皇贵妃。
三朝之后,青春流失,守卫着寒冷的后宫,赫舍里终于站在了贵妃的位置上。不幸的是,清朝已经灭亡,过去的荣耀和尊严已经消失。这不是一种悲伤吗!
赫舍里氏是如何成为敬意皇妃的?她在后宫过着怎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