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长沙王吴芮。
熟悉西汉初年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高祖刘邦登基后开始消灭异姓诸侯王,西汉初年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灭。据说“几乎全灭”意味着一位异姓诸侯王神奇地在刘邦手下幸存下来。他是长沙王吴瑞。那么,为什么吴瑞能成为刘邦手下唯一幸存下来的异姓诸侯王呢?
[img]185161[/img]
吴瑞在秦代担任鄱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命令。陈胜和吴光起义后,吴瑞是第一个反秦军领袖,后来跟随项羽。秦朝灭亡后,吴瑞被项羽命名为衡山王。在楚汉之争中,吴瑞选择支持刘邦。刘邦登基后,吴瑞被命名为长沙王,是西汉初年的七位不同姓氏的王子之一。
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异姓诸侯王基本上是封地上的独立王国,不利于西汉统一;二是异姓诸侯王对刘邦忠诚度低,刘邦不信任他们;三是异姓诸侯王控制了大部分富裕土地;四是当时对异姓诸侯王的威胁大于好处。
[img]185162[/img]
虽然吴瑞是一个不同姓氏的王子,但他主动交出了自己的独立统治权,并将封地和大部分军队交给了刘邦(后来是吕雉)的亲属和任命的官员。因此,长沙王吴瑞的独立性甚至不如刘姓王子。此外,吴瑞死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只成为长沙王一年,时间太短。
除了独立性薄弱外,长沙基本上是当时未开发的贫瘠地区,汉朝中央的常备军是长沙总人口的几倍。吴瑞低调行事,尽力告诉刘邦他没有威胁。最后,刘邦评论吴瑞:“长沙王忠,他下令”。吴瑞的低调行为也被后来几代长沙国吴姓王继承。
[img]185163[/img]
除了刘邦分封的诸侯王外,当时西汉南部还有赵佗的南越国。吴瑞的长沙国正好位于南越国与汉朝直辖县之间,起到了缓冲屏障的作用。对汉朝中央政府来说,保留长沙国的好处大于长沙国继续存在的威胁。吴瑞的长沙国传了五代诸侯王,最终被废除。
谁是刘邦手下唯一幸存的异姓诸侯王?吴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