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儿只斤窝阔台 蒙古帝国可汗,历史上被称为“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186-1241年12月11日)。1229年9月13日至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第二大汗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窝阔大会于1229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后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死后英文皇帝。
窝阔台继续扩大父亲在任期内的遗志,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在位期间,他成功地征服了中亚和华北。在政治上,契丹人以耶律楚为相,改变了以往不降屠城的作风,保存了许多金朝遗民。同时,他们根据自己的建议,提拔汉人为官,整顿内治。因此,蒙古在华北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战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为元世祖忽必烈未来南宋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1229年,窝阔台登基时,大蒙古东南边界基本为黄河,黄河以南的河南、陕西等地基本只剩下金朝领土(当时黄河从江苏北部的淮河入海)。1231年,窝阔台和四哥分道进攻金朝。
从1234年元太宗灭金朝到1368年元惠宗逃回草原,元朝统治北方中原黄河流域134年。1233年5月29日,蒙古军队获得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后,继续攻击蔡州(金哀宗所在地)。由于金军的顽强抵抗力,为了减少损失,窝阔台决定联合南宋攻克蔡州灭金朝。
[img]184580[/img]
1234年2月9日,蒙宋联军攻克蔡州灭亡金朝后,河南久经战火,田野荒芜,缺粮。当时是冬天,天气很冷,所以大部分当地居民暂时迁往河北,准备在天气变暖后先后迁回河南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军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争,需要休息,大部分军队撤退到黄河以北。
蒙古灭金后,蒙古(元)宋朝再次形成南北朝,对立了40多年。直到元军渡过长江,进入临安灭南宋,端平入洛也揭开了元宋连续40多年不断战斗的序幕,直到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
1230年,一些近臣和其他人在窝阔台上演奏。他们认为“汉人对国家没有帮助,但他们认为牧场是空的。”他们主张驱逐汉人,把汉人的耕地变成牧场。耶律楚材要求确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的利益。他们每年可以得到50万银、8万丝绸和40多万石头,足以支持窝阔台南征金朝的军队需要。窝阔台同意由耶律楚材试行。
1230年农历十一月,请在大蒙古统治的黄河以北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当时金朝尚未灭亡,黄河以江苏北部的淮河入海)设立燕京等地,并选择著名儒家作为税务官员,获得窝阔台批准。
[img]184581[/img]
1231年农历8月,窝阔台抵达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十路征税使将当年征收的汉地税簿和金丝陈于廷中,窝阔台欢乐。当天成立中书省,改侍从官名,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以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
1235年春,窝阔台决定在和林建都城修建万安宫;并部署伐南宋,征高丽,再次西征;1236年正月,万安宫建成。窝阔台宴群臣,同月窝阔台下诏发行纸币交钞。1234年正月灭金朝后,窝阔台下诏括编汉地户籍,他接受了耶律楚材的建议,以户为单位征税。由中州断事官失吉忽秃主持。1236年8月,括得汉地民户110多万户完成。
1236年括户完成后,失吉忽秃,主张按照以往习俗在中原分封诸王和有功之臣,窝阔台同意。耶律楚材力陈“裂土分民”的弊端,使窝阔台同意封地的官员必须由朝廷任命。除常规服役外,诸王勋臣不得擅自征服,以限制诸王勋臣在封地上的权力。
[img]184582[/img]
1233年,为了培养蒙汉双语翻译人才,窝阔台下令在燕京(今北京)建国子学,派18名蒙古子学汉语;12名汉族儿童学习蒙古语和弓箭,并选择儒家思想作为教学。1233年农历4月,蒙古军队进入汴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中书命令耶律楚材向窝阔台奏派人入城。求孔子后,他们得到了51代孙元措,扮演封衍圣人,并把他们付给了林庙。耶律楚材又派人到汴京,挑选了大量的人才。
窝阔台在位期间的政绩是什么?为后来摧毁南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