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导致开国功臣被杀,成为王朝社会无法打破的怪圈。
然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对开国英雄非常友好。他封了360多名侯爵。他对他们很好,他们很少叛逆,最终都得到了好的结局。这是怎么回事?
[img]183657[/img]
(刘秀剧照)
首先,刘秀在功臣心中有着巨大的威望,功臣们没有越狱之心。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开国皇帝想杀死开国英雄的大部分原因是开国英雄对开国皇帝不服气。你为什么不能当皇帝?为什么你一个人享有这么多权力,我不能享受?所以言行上有一种违规行为。有了违规行为,开国皇帝睡不着,要想办法摆脱开国英雄。
但如果开国皇帝在英雄中有巨大的威望,那么开国英雄就不会有侵略的想法。而刘秀只是有很大的威望。
刘秀的威望从何而来?
首先,刘秀是皇室的后代。
虽然皇室后代刘秀已经是皇室的一个分支,甚至可能是假的。然而,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有这个身份,就意味着你出身高贵,会得到大家的极大尊重。后人刘备也用这样的身份白手起家,建立了蜀国。像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的皇帝似乎没有这样的血统,他们的祖先也不富裕。那些英雄拒绝接受他们。
[img]183658[/img]
(骑青牛的刘秀)
第二,刘秀是“真龙天子”。
看看刘秀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很有意思。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时,各地都在起兵,试图争夺天下。刘秀先一直在等待机会,并没有贸然行动。后来觉得有机会了,就打着“皇室后裔”的旗号起兵。但他们的“捣陵军”人员少,武器弱,一战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刘秀迅速逃回家乡。然而,这时,却出现了刘秀待过的小屋,有凤凰飞来住过的传说,还有满室红光照耀天空的传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是刘秀自己炮制的吗?不得而知。但从此,支持刘秀的人越来越多。刘秀的威望也空前提高。
第三,刘秀本人就是能战善战的将军。
刘秀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本人不会打仗。他经常在战场上打败战争,多次逃跑。有时候,为了逃跑,他不得不把孩子推下车。但刘秀不同。他是一个能打得好的将军。昆阳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败了数百万新鲁莽军队。然后他独自闯入河北,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早年,他甚至坐在牛背上杀敌。所有这些都被其他战士说服了,不敢低估他。
[img]183659[/img]
(废除郭皇后)
第二,刘秀巧妙地处理了英雄问题,避免了矛盾的加剧。
开国皇帝杀死开国英雄,是君臣矛盾无法解决和加剧的表现。刘秀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提前预防,避免了矛盾的加剧。
一是用金钱买权力。
很多人认为用金钱买权力是赵匡胤最早的做法。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杀功臣,解决功臣问题,赢得千秋美誉。但事实上,赵匡胤并没有开始。刘秀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世界基本稳定后,他采取了提高功臣爵位、增加功臣食城的方式,让功臣交出兵权。赵匡胤的做法应该向刘秀学习。
二是息兵戈以安民。
刘秀建国平定天下后,包括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在内的人提出,要扩大地盘,立下“万世刻石之功”,希望领兵追击匈奴。但刘秀认为,国家打仗已经一贫二白了。当务之急是与民生息息,让人民富起来。刘秀这样做,除了考虑民生,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想把兵权交给将军,避免他们的支持和混乱。想想刘邦和唐玄宗的教训,应该说刘秀有远见。
三是废皇后避专权。
与阴丽华结婚后,刘秀为了在河北开局,与郭圣通结婚,结婚了政治婚姻。但当他成为皇帝后,他废除了郭圣通和王子,改立了阴丽华为皇后。除了感情之外,他还有更多的政治考虑,这可以抑制郭圣通背后龙右势力的扩大。这也是刘秀采取措施防范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走上杀功臣之路。
(参考资料:后汉书)
平民也从刘秀开始 为什么刘秀建立东汉后要杀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