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李在父亲基础上创立的后唐帝国拥有最繁荣的领土。这个只存在了13年的王朝留下了很多狗血故事。其中,后唐几位皇帝之间的自相残杀是皇室争权夺利的闹剧。李存旭之后,其他三位皇帝的王位,都来得不易。后唐末期,末帝李从珂更是靠一场大哭夺得了帝位,堪称神奇。以下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183354[/img]
李从可姓王。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去世了。他从小就和母亲魏住在一起。虽然魏是一个农民妇女,但她有点漂亮。后来,她很幸运地成为了李思源的妾室。就这样,十岁的李从可成了李思源的养子。当时,李思源是金王李克的十三太保之一。他能善于战斗,受到高度重视。李从可长大后,他跟随李思源四处战斗,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军。
五代初期,前晋和后梁是一对生死大敌,经常互相攻击。经过十几年的战争,前晋终于在李的带领下占据了上风。在这个过程中,李从克勇敢善战。随着李思远的反复成就,连李都很欣赏他。在李思远的带领下,有两位猛将,一位是史书上名声不好的石敬堂,另一位是李从可。
[img]183355[/img]
公元926年,后唐发生“兴教门之变”,李嗣源被叛军推荐为首脑,被迫走向李存旭的对立面。远离横水的李从珂听说义父起兵,星夜带领军队赶去帮忙,使李思远的队伍士气大振,一路南下攻入国都洛阳。李思源登基后,有龙功的李从克可谓官运亨通,一步步上升。最后,他被提升为当代太尉和凤翔节使,手持重权,这为后唐王朝埋下了另一个隐患,后唐王朝终于安定下来。
仅在位六年,李嗣源就因病去世,由儿子李从厚继承王位。与战功高超的李从珂相比,20岁的李从厚显得过于稚嫩,自从登基以来,他一直害怕这位功高震主义兄弟。登基一年后,优柔寡断的李从厚在宠臣的鼓励下,决定对李从科开始。首先,他将李从科作为禁军统领的儿子外调,然后以“换镇”的名义,想把李从科从他经营多年的凤翔节度中调走。
[img]183356[/img]
这时,即使是傻子也知道皇帝要开始,此时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冒险造反。李从珂在战场上战斗多年,自然选择了后者。今年是公元934年,后唐应顺元年,李从珂以“清君侧”的名义,传唤各地,在凤翔起兵造反。然而,他低估了朝廷的反应速度。听到李从珂反叛的消息,李从厚立即派军队向凤翔出发,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有一段时间,四方兵马齐聚凤翔,包围了城市。
凤翔的城墙很低。在后唐军队的围攻下,城市即将破裂。李从珂纵横半生,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生存时刻。目睹下属惨死,在皇帝的怀疑下被迫造反的李从科,不禁悲痛欲绝。他走到城头,脱下外套,露出上身纵横交错的伤疤,哭了起来。他一边哭一边痛苦地说,他跟随先帝李思远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但他结束了。他真的很不情愿。有一段时间,凤翔城头哭了起来。
[img]183357[/img]
李从珂的举动引起了敌我双方士兵的关注。攻城后唐将领和士兵,看到李从可泪流满面,不禁得心同情。此时,负责攻城的后唐将领张虔钊犯了致命错误。看着凤翔即将破城,他不顾李从珂的嚎叫,催促士兵攻城,杀死了许多驻足不动的士兵。这一举动突然引起了众怒,士兵们纷纷转移武器,转而支持李从可。
最后,李从科转败为胜,他带领大军一路势不可挡,沿途各节度使者纷纷投降,叛军迅速进攻洛阳。大势已去的李从厚,在逃跑的路上被石敬堂抓住献给了李从可,不久就被杀了。李从可凭借自己的城头哭泣,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然而,天道轮回,就在三年后,石敬堂勾结契丹人围困洛阳。绝望的李从克用传国玉玺纵火自焚,不仅破灭了皇帝的梦想,也使传国玉玺的下落成为千古之谜,至今未解。
五代时期的皇位来之不易,李从珂真的靠哭赢得了皇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