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认识刘邦和刘如意,
刘邦建立了汉朝,与吕后的儿子刘英成为王子。然而,刘邦对他的儿子没有太多的感情。在彭城之战中,他为了跑得更快,三次踢下马车。后来,与齐夫人生下的刘如意在各个方面都与刘邦相似。刘邦越看越喜欢,逐渐产生了废除刘英、改立刘如意的想法。
[img]182116[/img]
当然,我们知道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实现。@ 是大臣们的反对,让刘邦下不了台,@ 吕后邀请商山四豪帮助王子。当刘邦看到他不能动的专家时,他愿意帮助王子。他忍不住权衡了一下。如果刘邦不管这么多,强迫刘如意当王子,结果会是什么?
[img]182117[/img]
传说中的商山四皓
@ 第一个反对的一定是吕后。不管别人的儿子有多好,他都比自己的儿子好。吕后,无论是明的、黑的、软的还是硬的,她都有一套,可以弯曲和伸展。齐夫人的把戏根本不在同一水平。即使刘如意成为皇帝,并得到皇帝宝座的支持,她最多也是半斤八两。下一种毒药,刺杀,比残忍,吕后都很擅长,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img]182118[/img]
二是大臣们的反对。刘邦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大臣。然而,这些大臣中没有一个支持他们改变王储。自古以来,他们就有不同的阶级地位。即使刘如意后来成为皇帝,与这些大臣之间也没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治观点上的裂痕,无法很好地控制这些有能力的大臣。很难说这些臣下会不会真的为小皇帝努力。
[img]182119[/img]
事实上,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情况,异姓王基本上被根除,而是被皇室刘姓取代,割据一方,自尊。刘邦临死前,下令处死樊迅,吕后却有能力违抗圣旨,救下樊迅。然而,据说樊迅是吕后的姐夫,有着这样的亲戚关系。即使没有这样的关系,他也会通过拯救自己的生命来展望吕后的马首。枪杆出了政权,武力决定了一切。同时也说明吕后势力强大。就连汉初三杰的韩信也死于吕后之手。刘如意,他有什么?即使他接手成为皇帝,也只是一个虚名。
[img]182120[/img]
@ 作者的观点是,即使刘邦不顾大臣的反对,强行将刘如意改为王子,他也不能安全地坐在王位上。即使他能成功地成为皇帝,他也不会长期这样做。各种力量都在关注它。也许很难说“七王之乱”会提前爆发。大臣们不支持,将军们也不支持,这仍然不能改变他的最终结果。
[img]182121[/img]
历史不能重复或重现。即使我们做假设,我们也无法验证她的真实性。这已经成为她长河中的一个决定,只留给我这样或那样的冥想。
如果刘邦执意立刘如意为王子, 历史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