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很高的天赋,被认为是超级一流的人才。在东晋时期,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人物。他既有文武功,又有曹操和诸葛亮的能力。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将军之一。虽然这个人很优秀,但他不如他的后裔陶渊明出名,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有兴趣的读者,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人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曾祖陶侃!259年,陶侃出生于东吴鄱阳县枭阳县。虽然他的父亲曾经是东吴的将军,但陶侃早年很穷,因为出身贫寒,父亲早逝。他曾经是县里的一个小官员。鄱阳孝廉范悝jy曾经路过陶侃家。陶侃没钱招待他。他匆匆忙忙,用母亲剪头发换来的钱买酒菜。
东吴灭亡后,陶侃迁居庐江县寻阳县。虽然他得到了地方官员和朝鲜重要官员的认可,多次前往西晋都市洛阳,但他的职业生涯仍然非常坎坷。这并不是说陶侃没有能力,而是当时的世界。像陶侃这样出身寒冷的人很难脱颖而出。西晋末年,世界一片混乱。40多岁的陶侃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303年,江夏县爆发起义。张昌率领义军征服江夏,军队迅速扩大到3万人。西晋朝廷派刘弘平叛乱。刘弘上任后,将军政事务委托给陶侃。后来,陶侃率领军队平叛,“前后斩首数万级”,迅速平息了荆州的动乱。陶侃因其卓越的战功被授予东乡侯,并在美食城拥有1000户。
[img]181621[/img]
当时,由于北方动乱,西晋朝廷的统治陷入混乱,南方出现了许多叛乱,这些人打算借此机会割据一方。例如,扬州刺史陈敏计划利用这个机会占领整个江南地区;例如,流民首领杜涛占领了荆州和湘州的大部分地区;南方的交州也被叛军占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陶侃率兵经历了艰苦的战斗,最终稳定了这些地区,为东晋江山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5年,晋明帝司马绍对陶侃委员会负有重要责任,要求他担任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他几乎把东晋上游的一半都交给了他。陶侃虽然是武将,但善于治理地方。他“勤于官职,恭敬近礼”,守卫荆州期间,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从南陵到白帝数千英里,路不捡遗”的场景。
328年,东晋再次爆发叛乱,将军苏军和祖约率领军队进入建康,劫持皇帝。来自世界各地的将军纷纷起兵勤王。因为陶侃不是辅政大臣,他曾经没有勤王的打算。后来,在文桥的劝说下,他领兵勤王,最终击败了叛军,保护了东晋的国家。之后,陶侃的名声传遍了世界各地。远在辽东的慕容都称赞陶侃。“今天的海内之望足以成为楚汉的重中之重,只在君侯。”。
当时有人评论陶侃,说他“像魏武(曹操)一样学习,像孔明(诸葛亮)一样忠诚勤劳,陆抗人无法比拟”。陶侃虽然手里拿着重兵,坐在一边,却没有曹操那么雄心勃勃,“怀止足,不与朝权”。334年,陶侃病逝,76岁。西晋朝廷追陶侃为大司马,以太监之礼祭祀。宋朝时期,陶侃成立武庙时,是历代72位将军之一。
陶侃:他是陶渊明的曾祖,东晋一代名将